买药记

最近因为循(yi)序(ye)渐(zhi)进(jian)取消核酸、放松防疫,引发药品抢购狂潮。

我非常迟钝地意识到最好备点退烧药时,网上已经基本哪里都买不到了。

曾经在tb看到不知什么牌子的对乙酰氨基酚片100片*500mg 16块钱一瓶,我心里犹疑着这牌子靠不靠谱啊要不再看看?几小时后再看价格变成了21块钱,在我大吃一惊想要不就从了它吧的一瞬,缺货了。

从此后我试图买各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未果,至于布洛芬更是毛都不见。曾经n次把氨咖黄敏之类便宜药片加购,又在犹豫这运费比药还贵的瞬间缺货@@ 后来终于买到了两盒三九感冒灵聊以自慰,想好歹也含对乙酰氨基酚,总能有点退烧作用吧。

然而查了一下,这玩意似乎退烧作用不是太明显,也许是对乙酰氨基酚成分比例不高?

“如果感染了,可能最需要警惕的还是高烧吧。” —— 如是想着,万年宅神如我决定抱着侥幸心理出门去周边的小药店瞅一眼看能否找到更有效的退烧药。

一出门就在路上帮了个拖着一车纸板塑料瓶的老太太,因此到药店发现退烧药(当然)早就卖光了时也还保持着平和愉快的心情。

去了两家我记得的店,都不怎么意外地得到“早没货了,也进不到货”的答复。

本来准备打道回府,突然灵光一闪决定用地图app查一下附近还有没有药店,结果发现好几家离得不远的。

于是我多绕了点路又去了一家南北药行,一家海王星辰,依然毫无悬念的没货。

放弃希望的我在回家的路上经过最后一家,决定还是尽义务地进去问一句有没有退烧药。

不出意外,柜台里的小哥张口就回:“没有了……”

我说了声谢谢掉头出门,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但是晚上会有。”

诶?

赶紧回头进店问小哥是啥药,他说出的竟然是传说中的布洛芬缓释胶囊~

见我惊到呆滞的表情,他又解释说药已经到当地快递点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派送到店里,所以建议我晚上8、9点再过来看看。

一番感谢之后,我回家定了个闹钟,打算8点过去看看。

虽然心里也有点嘀咕不会过去又被抢空了吧,但是又想应该不至于这么多人都赶着晚上这一会儿去买……如果我去早了药还没送到,不是还要在那干等?

于是还是晚上8点过去了。

进店一看,药店里换了两个小姑娘当班。我上前问有现在没有退烧药,两人异口同声:“没有。”

诶?

赶紧细问是药还没到还是又已经卖完了,答曰又卖完了!

一个小姑娘还特别愤愤地说刚才一个老太太就因为没买到,在这乱骂她们。

虽然失望,但我也有些心理预期了。于是只解释了一下下午店里小哥说会有药、让我这个点来看看,然后谢过了她们准备走人。

猝不及防地,那个愤愤的小姑娘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从柜台下面掏出一盒药,说:“算了算了,本来我自己留的,给你吧。”

诶诶诶?

就这样,我在没搞清楚咋回事的情况下买到了一盒宝贵的布洛芬缓释胶囊。

回家看了一下,也是个off-brand的。买的价格差不多30,一盒24粒,搜了一下11月时建议零售价格不到12@_@

但不管咋说,在这个一药难求的时候能买到一盒布洛芬,在万一需要的时候能有药用……

感恩~

感谢告诉我晚上有药的小哥,感谢愿意把药转给我的小姑娘。

也庆幸自己虽然不抱希望但还是多尝试去了几家店。

好好生活,皆如所愿。

炸猪排

这阵子用蒸烤箱做了不少饭,标配是菠菜用开水过一下后切碎拌进水蛋里蒸,有时里面撒点虾皮或山姆买的熟蛤蜊,成品像这样:

蒸好后再淋点生抽香油在面上,味道不错~ 有时水倒多了蒸不成形,就再烤几分钟@@

话说这个蒸蛋的小瓷碗是在tb上买到的Gourmet Du Village的带盖子的Brie baker,一红一蓝一对儿,非常可爱。虽然底部略有瑕疵,但是耐不住它们便宜好用啊~尺寸用来蒸一人份的水蛋、热点小菜什么的正好。

昨天脑子一热,在山姆买了去骨的猪大排。买来时已经片好成厚薄大概一厘米的猪排,分装冷冻后留了三小片在外面有点拿它们不知如何是好:几乎是纯瘦肉,感觉要烤,尤其是只有热风机的烤法会很柴……但我又完全不想开火去烧啊煎的。

研究了一下b站各种葱烧大排和煎烤猪扒的做法后,感觉前期准备都差不多,于是先提前处理好腌上再说:

先用刀背把每块肉排正反面都使劲敲松敲薄(大概0.5cm),切断肉排里面和边缘的白筋,然后用生抽、蚝油、胡椒粉、葱姜蒜粉或末之类(还可以加辣椒粉,总之爱啥口味就加啥)的抓捏均匀,为了让肉质湿润,可以分次少量加点水让猪肉吸收透!我感觉这点还挺重要和有效的,手动给猪肉注水……最后烤出来没那么干。然后撒少量淀粉抓匀,最后倒些油抓匀,锁住水分。

我依然是在保鲜袋里进行这一切操作——注意要把肉扒展开确保入味和油封都尽量均匀—— 完成后系上袋口放冰箱冷藏腌制了几个小时。

差不多到晚饭时从冰箱里拿出猪扒,我依然不想开火、倒油、洗锅啥子的。正好家里还有之前没用完的面包糠,我决定就用蒸烤箱干炸了:三个盘子摊开,分别放面粉、鸡蛋液和面包糠。

先让肉排在面粉盘子里薄薄挂一层粉,然后在鸡蛋液里滚一圈,抖掉多余蛋液后均匀裹上面包糠然后摊开放在锡纸上。

因为怕表面太干,我还把家里剩的最后一点黄油切碎了在猪扒表面各处放了一点。

蒸烤箱180度烤20分钟后拿出来看了一下,面上酥了但底下居然还有点湿(烤出水了?),于是翻面200度再烤了10分钟出炉。

之前其实对这么薄的肉热风烤(吹)这么久有点疑问,不会成肉干吗?于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就当尝试嘛,如果烤出干巴巴的猪排肉我也认了!

然而出乎意料,猪扒不仅入味,即使肉很薄也挺moist的感觉挺嫩,而且越薄地方的越好吃,除了部分表面还不够酥脆,简直是相当成功~

于是当然要记录一下。

奇行种版红糖核桃肉桂……包

上周末做的肉桂卷虽然看相中规中矩,但味道也中规中矩,甚至有些寡淡,显得略干。

于是今天决定抽空再做一版:

配料加点糖油滋味,样式也调整成小绣球形放纸杯里烤,也便于分享,岂不美妙可爱?

并且为了让面包更柔软,我决定采用烫种法,大概就是先用开水调点面粉放凉后掺入主面团,据说可以让面包吸水性更强更柔软不易放硬~

以下是这次的配方:

烫种:

  • 约30g面粉
  • 约70g开水(其实参考别人放的是60g,但我倒多了)

主面团:

  • 约20g谷朊粉+170g普通面粉+50g全麦粉
  • 约75g牛奶
  • 一个鸡蛋
  • 约15g炼乳(为了赶紧用掉家里炼乳而加的)
  • 约25g细砂糖
  • 约3g盐
  • 4g酵母粉
  • 30g黄油室温软化

馅料:

  • 30g软化黄油
  • 30g红糖
  • 5g高贵锡兰肉桂粉
  • 8g炼乳(同样是为了快点消耗开了封的炼乳,另外也是觉得上次近似的红糖用量掺了核桃后就不太甜)
  • 可能3-40g搅得很碎的核桃仁

做法:

头天晚上用70g刚烧开的开水倒入30g面粉里搅匀成半透明浆糊状后放凉冷藏备用。

第二天先用牛奶调开谷朊粉使其充分吸水(本来按参考的配方只应放50g牛奶,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谷朊粉太吸水,最后感觉水量不够又加了25g牛奶),然后调入一个鸡蛋,炼乳,糖,酵母,搅拌均匀后一起倒入装有拌好的各种面粉和盐的大盆里,搅拌成面絮状后把烫种面团也加进去揉成团(说实话我不知道烫种加的顺序是啥,就随便整的;后来想是不是应该早点把烫种的部分加进去更容易把酵母什么的与这部分面团混合均匀?)。

然后放冰箱冷藏了大半个小时后拿出来,再把黄油揉进去至面团基本不糙。盖上再放冰箱冷藏。我本来想会不会像上次那样冷藏两小时就发酵得差不多了,结果发现没有。于是每大半小时拿出来折叠几下,总共近两小时后还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室温发酵了。

发到面团快两倍大就排气擀平成大方片抹馅料(在发酵期间调的馅)。

然后理应将方形面片按短边三折,再沿长边分n等份切开成小长方形,再把每个小长方形下面3/4切开成三绺、编个小麻花辫反卷起来就是个小绣球了。参考这里:

【【食・家】(中字)黑糖肉桂卷~|秋天在家中轻松烤面包|Cinnamon Bun】(我的配方未参照这个视频)

顺便放一下视频截图人家的绣球:

是不是好可爱!?

原视频用量比较少,只切了6份做出6个小绣球。而我整体用料多得多,擀完后长边有40多ccm。

三折后本来想切8份,脑子一热就切了9份,然后立刻发现不妙:因我拌入核桃后的馅料太多太厚,塑料切板又太钝,每切一下馅料就从边缘挤出近半,完全没可能把小长方形分成三绺编辫子。

然而我最擅长的不就是临场发挥?

既然不能分三绺编辫子,那我就试着切两绺拧麻花再卷一下不就行了?

……啊切两绺馅料也全挤出来了压根没法拧!

那我就不拧了直接把小长方形再卷起来成个圆筒捏拢边缘不就行了?

……啊卷起来也会把馅挤出来并且最后完全没法捏合保持筒形!

那我就……怎么能团成一团就怎么团,然后手动把遍地挤出来的馅料抹回去!

好在我机智地拿蛋糕纸杯帮助垫底和试图保持塑形呢~总之我的“小绣球”们是这样的:

看到它们,耳边仿佛响起“原谅我这一生放纵不羁爱~~~既~由”的歌声。

上一篇里我还在自豪自己手工技术的提高,觉得当年的乱世悲情版早餐卷已成往事,没想到转眼间就deja vu了啊(感慨)。

不过咱也习惯了……

二发之后面包们更加形态各异,咱也顾不上了。

刷了鸡蛋液送进预热180度的烤箱烤了20分钟,面上已经上色很深,但我捏了下面包下部,软得有点让人紧张,于是又回炉160度加了两分钟。

后来觉得说不定软其实是烫种的功效,不需要加烤?

撕开一点尝了一下,确实比上次有味,而且还挺软的。

面上虽然黑糊糊的,但是并没有焦苦,所以丑就丑点吧~

红糖核桃肉桂卷

前阵子老看到肉桂卷的视频,搞得我莫名其妙也产生了做一下玩的想法……虽然我在米国明明对cinnamon毫无感情,只觉得味儿怪冲的。

随手在tb搜了一下肉桂粉后,我反而真地产生了兴趣,因为发现好多中药店卖这个啊,评价里还一堆人说买来喝、买来冲咖啡、买来配红酒云云……原来cinnamon是这么中式的东东吗?

又去查了一番后才知道,原来肉桂(树皮)就是桂皮啊,也就是cinnamon,只是产地品种不同气味和含油量会不同,所以不同产地的(比如我国广西等地、以及越南、斯里兰卡等等国家的)可能分别更适用于不同用途(烘焙、烹饪或其它);以及有时有人以“桂皮”名义卖柴桂阴桂皮等等,所以很多人以为肉桂和桂皮是不同的。

我看完后更加好奇,在米国超市里那些用来做cinnamon bun/roll的常见又便宜的cinnamon powder,难道竟都是被一些人捧得如此高贵的锡兰肉桂?那个气味虽然很有特色,但是着实谈不上什么怡人啊?

于是本着求知探索的精神,我斥巨资(20多块!)tb买了一小包(70g)号称锡兰肉桂的粉末(顺便一提,搜这个时发现,全世界大概只有在我大tb才能买到一个uncle tom牌、玻璃瓶装的“美国进口”的cinnamon powder,而查遍米国网站也找不到这个牌子的调味品,挺有意思的)。

今天就随便找了个cinnamon bun的配方做了一下。

找recipe的时候发现国外(主要米国吧)的基本都是面上底上都糊满糖浆黄油glaze还撒一层糖霜之类、美其名曰超美味sticky bun的那种,让我看了简直眼睛疼,就不能朴实一点吗?

于是找了一个b站上号称少糖少油版本的改编了一下做了……然后看到成品后觉得似乎也不必这么朴实,可能下次就找个面上不糊东西,但是正常油糖量的吧,比如这个:

【最简单美味的核桃肉桂卷】

anyway,先说一下我今天的“健康版”配方:

面包部分

  • 约180g普通面粉+约60g全麦面粉(以及因为仍然觉得有些过软而在揉面擀面时额外铺洒了可能有将近15甚至20g的面粉)
  • 15g糖
  • 130g牛奶
  • 一个鸡蛋(留了一点蛋液刷面包)
  • 3-4g酵母粉
  • 约4g盐(感觉多了,下次要减)
  • 约15g软化黄油

馅料部分

  • 一把核桃仁(先140度烤了10分钟)搅碎成粉末和细小的颗粒
  • 约30g红糖
  • 约30g软化的黄油
  • 约5g肉桂粉

今天的做法是先用牛奶把糖和酵母调了静置一阵来activate酵母,然后和鸡蛋液一起倒入混好面粉和盐的大盆和成面团。理论上是要揉到有粗膜或者至少面团光滑了才加入黄油,但今天这个面团真是毫无筋度可言,我揉到手酸也就勉强光滑,放冰箱大半小时后再揉也就那样……于是直接加黄油揉了,然后又放冰箱冷藏了快3小时,中间还拿出来试着拉扯折叠了一两次希望能增加筋性,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吧。

最后从冰箱里拿出来又放了大半小时等面团发胖(其实之前在冰箱里已经发了一点,但是被我拉扯折叠回去了)到两倍,拿出来摊平擀开成大长方形面片。

因我擀面水平比揉面水平更差,只想着尽量擀薄点、并且靠撕扯来试图接近长方形并能补上被我拉破的洞,对于面片尺寸几乎没有顾及。最后铺馅料时才意识到擀太大了(大概47×35)馅料几乎不够铺@@

馅料是在初次冷藏面团的期间调的。传说中的锡兰肉桂粉一开封,我惊讶地意识到这个气味和在米国时买的肉桂粉并不相似,反而更像炖肉的那个桂皮气味,只是更加柔和微妙一点……但是还是一股菜味啊!

还好跟核桃混合后,突然感觉好闻了很多,再加上红糖的甜香,总算有那么点“甜点的香气”的氛围了!之后烤出来也挺香的……(但是我始终觉得这个肉桂粉本身气味单闻真的偏savory菜的调料味。)

总之擀好面皮后就是用硅胶铲小心翼翼铺馅料的过程了:先分成小堆铲到面皮上,再慢慢抹开。在一侧长边留一截宽点的边沿不铺馅,并把边缘碾薄;然后从另一侧长边慢慢向这一侧卷起来,最后收口缝隙处一定要捏紧。

得到一个超长面卷后我犹豫了一下,决定用一次之前买了就闲置的9寸傻大的正方形corningware的陶瓷烤盆。

把烤盘底和四壁抹上黄油后,把长面卷尽量均匀地切成16份摆进去。摆了几个后就意识到这个盆还小了点,面坯现在就差不多挤在一起了!但是因为换烤盘太麻烦,挤就挤吧!

二次发酵后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你觉得看相一般,不妨对比我上次做面包卷的工艺看看~

总之我可自豪了~

然后放预热到170度的蒸烤箱里烤大概22-25分钟就差不多了,烤好后香气相当浓郁。

我中途脑子抽了盖了7、8分钟盖子,结果后来面上一直白生生的,让我不知道里面会不会也没熟,不得已我又调高温度加烤了3、4分钟。

放冷了后撕了一个下来尝(下图里手上是水):

吃着好像比较松软的花卷,味道还可以,但是相比花费的功夫,总觉得味道应该更impressive才对。下次试试调整配方调味吧~

修车记

昨天车毫无征兆地坏了。

一分钟前还一切正常,然后就突然仿佛挂挡杆跟什么脱钩了,任凭挂挡杆在各档位之间无阻力滑动,车始终定在P档不动。

不可置信之外,更多的是惊恐。晚上八九点,车在因防疫而管得死死的学校的停车场里动弹不得,叫道路救援都进不来,也不知道会是啥毛病、要咋修、修多久,我怎么回家,现在住的这么远上下班咋整,过几天要去偏远地方办事只能开车,没车我怎么办?

这两年车也出了几次这种突然死亡式的问题或者离奇事故(比如正常开在路上被突然倒出的泥头车削、在隧道里被转弯时跨线的超长拖车甩尾撞了然后对方毫无知觉地开走…),每次都让我焦头烂额,修一次就要折腾数周跑断腿。

想到这茬就烦躁无以,悲从中来,想要仰头质问贼老天我哪点对不起它?

无计可施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开始打电话,问朋友和朋友的老司机父亲可能是啥问题有啥建议,跑到物业去腆着脸问有没有值班的哥们懂车能否帮我判断一下……

每个人都极为和善耐心地回复了我。

一开始没接到我电话的朋友很快回拨数次怕我有要事错过,物业的值班负责人穿着白衬衣挽起袖子打开车前盖探身伸手查看灰扑扑的内里,物业的小姑娘拨了各处电话帮我询问怎么让救援车辆进校……

最后从大家的意见看来,很可能是挂挡线的接头或挂钩出了问题,需要修的话应该不会太费时。虽然还是发愁怎么拖车修车和没车用的时候的交通问题,但已经心里没那么惊恐了,决定把车丢在学校,先搭公交地铁回去。

和相熟的同事开玩笑说车坏了没法回去、想蹭他的小电动车去地铁站,结果对方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让我等一会,他过来捎上我。

看着同事骑着那个尺寸可爱的小不点电动车出现在眼前时,简直觉得他迷之帅气!虽然坐上这个迷你小车后座两腿都拖地只能自己想法缩着、而且两轮车歪歪斜斜的行驶感简直太惊悚,让我还没到车站就吓的想跳车,但之前的郁闷和憋屈简直烟消云散。

之后转了两趟地铁,每次竟然都有空位坐~而出了地铁站,正好赶上小区附近核酸点的最后十分钟检测……

到家时虽然也累到只想摊平,而且对明天会如何、车的问题怎么解决依然一无所知,但心里充满了奇异的平静和感恩。

然后……就到了第二天,上午开始四处打电话询问4s店、询问保险公司的道路救援、询问学校需要什么流程申请救援师傅入校……忙乱了几小时后,决定请一位4s店的道路救援师傅直接去现场看能否解决,并且火速申请到了让他下午就入校的机会。

这时候我感觉一片光明,觉得现场修好的几率说不定很高,实在不行去店里修一下大概也就一两小时,多半下午就能解决;最不济调货要两三天,下周头两天咬咬牙,估计周三前也差不多了。

师傅到了现场,看了两眼,轻描淡写得出结论:得去店里修。办法是他设法开前盖手动帮我把挡位调到D,他的工作就结束了,收费150;然后我自己一路不换挡地开到4s店熄火拔钥匙让店里检查。

我虽然后悔这样不如直接叫保险公司的免费道路救援拖去4s店,但是……也没啥别的办法了,反正越快解决越好。

于是提心吊胆开到一家4s店。这里的师傅检查后说确实是换挡拉线坏了,要换。

接着他说了一句换这个还挺少见的。

这时候我还没意识到可能的麻烦之处,只想着换就换吧,最多还是咬咬牙出钱等几天的事。

然而查询完配件的库存之后忧伤了,说本市无货,要查查附近的城市。

再过了二十分钟,接待小哥面露同情地说:“全国缺货,要订货就不知道得多久了。”

我说不就是根线吗,要等也不至于等太久吧?

对方说不然,这个没有可预计的时间底线可言,短则大半月,长则不知道,因为这个车型现在不生产了,配件很少见。

我开始迟钝地感觉到一点“要糟!”,但是还心存侥幸,再次开始给市里哪怕十万八千里远的4s店打电话,然后被迫加了一堆微信逐个发去车架号请对方帮忙查询配件,接着就是(感觉尤为)漫长的等待。

店里的接待小哥面色从隐带同情变成表情复杂到逐渐麻木……眼见着我面色灰败地最终认清“4s店进货渠道和查询渠道都一样,全都没戏”的事实。

最后联系的一家4s店还在让我等的时候,我已经基本认命,打算破罐子破摔地把车丢在这里,探索租车一两个月的可能性了。

虽然4s店的小哥提到实在等不了原厂订货可以问问维修厂有没有副厂配件可装,但是我对于维修厂更加一无所知了,去哪找呢?

茫然之下打开高德地图输入了汽车品牌,想着出来的多半还是这些4s店,毕竟哪怕有维修厂也多半也不会有专修这个品牌、还写进名字的维修厂吧?

万万没想到就真搜到一个,还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打电话过去问他们有没有这个要换的配件,果不其然对方查了一下说没有。我问那有没有副厂配件,对方说这么冷门的车型配件谁会做?

就在我打算失望地挂电话时,对方突然来了一句:“不过是挂挡线问题的话,就算没有原厂配件,我应该也能给你修一下,临时用一阵等到订货配件应该没问题。”

我简直虎躯一震!

接着是一番“什么原理”“什么方法”“能顶多久”“凭啥保证”“收费多少”的来回拉扯,对方解释说挂挡线问题多半都是“球状胶套”(?也就是和换挡机构相连处的接头)坏了,很多同品牌汽车不同型号的这个小头是通用的,如果正好适配,即使不换线只换个小头就能长期使用;如果不完全适配,他也可以设法进行调整,能保证车在短时间内能开。

听起来很make sense啊!

于是跟4s店的师傅确认确实就是这个胶套坏了而非线本身坏掉后,我再次腆着脸请4s店的师傅帮我手动临时调到D档,在对方各种“挡位可能随时脱落一定不能动”、“不能保证安全”、“出事要自己负责”、“只能take chance”的警告之后,花了快40分钟把车从干耗了三个小时的4s店开到高德上查到的汽修店。不过听了4s店师傅的说法才意识到之前那位道路救援的师傅省略了多少叮嘱、解释和告诫,让我毫无戒心地开着没法换挡的车肆意奔驰。

anyway,开到汽修厂,和之前跟我通电话的店主又聊了一下,他说自己以前就当过4s店的车间主任,但是出来开店也很多年了blahblah,我虽不知道真假,但是姑且相信吧!

总之就充满希望地看他从另一个型号的换挡线一头抠下来一个小塑料环 — 就为这玩意要花几百订配件 — 然后信心满满对我说“多半是通用的”,接着利落地拆了挂挡机构侧面挡板,把里面连着挂挡机构的拉线一头拆出来装这个小环……

然后皱眉说尺寸差一点啊。

啊,我心碎的声音!

然而店主转身掏出一把我之前在网上一块钱买了一百根的塑料束带(就那种一头尖,插进一个小方卡口可以单向抽紧的),抽出两根说“加固一下就行” @@

最后店主试了一阵后告诉我可以了,打包票半年内不会有问题,收了差不多两百。

我开到家时还有点恍惚。想想奔波一天时间,最后就换了个小塑料环,还是用两根塑料束带捆了一下的“草台班子”,一共花了三百五,尤其前面那一百五似乎真有点不值……

但是想想一天起起伏伏的心情,下午束手无策几乎放弃时的郁闷,和如果一直没车的不便和成本,又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

车坏了没碰到更糟糕的坏法、4s店的道路救援确实起到了作用、我傻大胆地在路上开着坏车也没出什么事、没碰到什么非得换挡甚至倒车的意外状况、最后一刻找到一位能临时帮我解决燃眉之急的维修师傅。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最终都确实帮到了我,甚至有很多人是满怀善意、完全无偿地,went out of their way to help me.

甚至我在等修车时遇到的小猫也异常温柔,居然主动走到我腿边蹭蹭让我免费撸!

虽然最后还是觉得要订购一下原厂配件换了才保险,但是现在心里没那么茫然无措了。

波折的一天,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运气并没有那么坏、并没有那么孤单而“毫无人脉”、并没有那么遇事毫无办法、现实中的陌生人们也远没有那么冷漠势利。

越回想越觉得值得感恩。

今天没来得及做的肉桂卷,明天要抽空做起来!

Double chocolate muffin

有一阵子没做巧克力点心了。想到家里还有好多巧克力,觉得是时候消耗一波了~

在biscotti和蛋糕之间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整个省事又能当早餐(?)的,就muffin了!

配方是参考Smitten kitchen的和这里的中和了一下。

Smitten kitchen是多年前在米国时偶尔看到的网站。我对他的配方有迷之滤镜和信任,类似雏鸟情怀吧。

然而虽然信任她的配方,总难免根据实际材料和心情随意发挥一下,所以最后虽然大体是按她配方材料的2/3 scale的,但是加加减减也有些差异。

我的实际配方(12个小cupcake):

  • 约145g面粉
  • 约30g玉米淀粉(原配方无)
  • 约40g星巴克可可粉(清空最后一点余量)
  • 约50g食用油+20g融合的黄油(纯粹因为我想消耗一点黄油,又不想蛋糕太凝实)
  • 两个小鸡蛋
  • 约80g牛奶
  • 约75g老广州酸奶(原配方按比例应放约140g+的plain yougurt,嘛,就意思一下吧)
  • 约50g红糖(下次要记得先尽量碾碎搓散甚至过筛!)
  • 约30g炼乳(原配方无,纯粹因为我想感觉把剩的炼乳用掉)
  • 约1/4 tsp盐
  • 一撮速溶咖啡(原配方无)
  • 1/2 tsp baking soda
  • 1/2 tsp baking powder(原配方无,我怕减了酸奶小苏打发不起来,以防万一……最后蛋糕膨胀得挺厉害)
  • 约130g各种(55%-72%可可含量的)巧克力,搅碎(因为我没有chocolate chips又懒得切)

配方列表这么长纯粹是因为我随意加了一些,而原配方的vanilla extract我多年没见过了自然是没放的……所以自行增减一些材料完全无妨,吃起来口味不会有啥大区别。

糖量比原配方减了不少,一方面是因为酸奶、可可粉都含糖,何况我还加了炼乳;另一方面米国人的配方都齁甜,我配方里这个糖量出来足够甜了。

做法我基本follow原文顺序,在大盆里搅匀油、糖(一定要先碾碎搅散再加到湿料中)、炼乳、牛奶、酸奶后,再打入鸡蛋搅匀;然后撒盐和小苏打充分搅匀。在另一个盆里把面粉、玉米淀粉、可可粉、泡打粉混合后筛入湿料搅拌到没干粉后拌入巧克力碎。

这个面糊相比我在b站看到的一些巧克力muffin的batter略微偏稀,不过最后烤出来也没啥问题。

小蒸烤箱170度烤16-18分钟。

因为受热不均,边角果然又出现了滑坡形的奇怪蛋糕,不过大多看着还正常:

掰开还挺诱人的,看着就很moist有木有?深色的是半融化的巧克力。

芝士(不多)鸡肉包

前阵子其实做了挺多东西的,但是实在没时间记录。

除了三不知做点晚餐外,早餐基本都是自己做的面点,比如蒸紫薯(米)发糕,蒸黑芝麻(米)发糕、蒸奶酪蔓越莓(米)发糕……

主要是因为我抵不住(不知从何而来的)诱惑,买了一包粘米粉,必须得尽快用啊不然长虫(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于是所有的(面)发糕都变成了混入部分(1/3以上)粘米粉的米发糕,整体口感变得细滑但松散很多。

做法都差不多,和面初期加入紫薯泥/芝麻糊粉或者(和完面最后一秒突然想起冰箱里快过期的山姆买的草莓味儿童奶酪于是拿出来)搅碎将奶酪碎拌入混合好的面糊,当然还有酵母、糖、油、蛋,牛奶(,以及开了封必须使劲赶紧用的炼乳)之类,调成不要太稀的面糊,然后装进在米国时喜欢的、为了情怀特意从tb买的没想到是瑕疵品Corningware blue corn flower烤具,发酵一次后即可盖上盖子放进蒸烤箱蒸约30分钟。

前天去朋友家吃饭还特意一早起来做了个紫薯蒸(米)蛋糕,纯用打蛋白蓬发的那种,然后因为赶着出门提前关火而彻底塌陷回缩了。因为味道还不错,我终究还是腆着脸带着一堆如同缩皱核桃的小蛋糕去朋友家了……

Anyway,今天的重点是芝士鸡肉包!

灵感是这个:

【没有拒绝芝士的理由!如果有,就再加一层!】

配方:

  • 约190g中筋粉+50g全麦面粉+20g谷朊粉
  • 20g奶粉
  • 约80g牛奶
  • 约90g水
  • 约3g酵母粉
  • 25g糖
  • 3g盐
  • 25g黄油
  • 约180g熟鸡胸肉(山姆买的成品烤鸡胸肉)。
  • 一些mozzarella cheese碎
  • 沙拉酱、蕃茄酱、黑胡椒调味用
  • 一点蛋液
  • 一点parmesan最后装饰和轻微调味

我做的步骤是先用牛奶泡谷朊粉让其充分吸水(老实说我试了很多次了,没一次这个谷朊粉起到增加筋性的作用,感觉比不用还难出膜——还好我从不追求出膜——不知道是不是买的便宜谷朊粉是假货),然后把所有粉类连同泡了一阵的谷朊粉混合,加水揉成面团,加黄油揉匀,然后放冰箱冷藏发酵一晚(可能酵母放太少没到3g?完全没发起来,我只得早上从冰箱拿出来后用蒸烤箱又发酵了大半个小时)。

等发酵时把鸡肉撕碎,虽然这个鸡肉已经是调好味的了,我还是加了一点番茄酱、沙拉酱、胡椒粉再调匀,分成6堆。

面发好后排气分成6份分别搓圆,静置20分钟后擀开成大圆片,包入鸡肉和一些mozarella碎,类似包包子式封口捏紧,滚远后封口面朝下二次发酵。约30分钟后面团再次胖起来,再表面刷鸡蛋液,然后刀切一个小十字撒点pamesan粉(撒少了完全吃不出来),送进烤箱150度烤25分钟(因为蒸烤箱火力极其不均,15分钟后再次发现最里侧左右两个面包和外侧一角的面包表面都快糊了,其它部分还是全白的,只好设法调换位置,然后降到140度烤了10分钟就拿出来了,面上还是深一块浅一块的。)——以后最内侧的面包靠风扇的一面必须先盖上锡纸,否则必糊。

出炉热乎乎的鸡肉面包真的挺好吃的,看咱馅料有多实在:

吃了一个当brunch,剩下的放凉后袋装起来,下周的早餐又有了~

海苔肉松包

前阵子做过一次香葱/海苔肉松辫子面包,非常费劲也非常失败(主要是温度太高又烤太久,过于干硬甚至微微糊了),害我艰难地吃了n天才清掉。

这两天又想做点面包当早餐,决定不搞花哨造型了,就来点朴实的圆胖餐包,包点肉松和自己买的海苔掰碎混合馅。

配料基本是前几次面包差不多的配方,因为不想新开一大盒牛奶所以随缘用的维他豆奶。

具体配方:

  • 约225g中筋面粉和全麦粉的混合(具体比例忘了,大概有80-100g全麦粉吧)
  • 约20g谷朊粉用于增加筋性
  • 约190g维他豆奶(本来想放180g,但是手抖了……另外还有可能额外5g左右用于调酵母)
  • 约20g糖(成品基本无甜味)
  • 2-3g盐
  • 约3g酵母
  • 约20g黄油室温软化
  • 一个小鸡蛋(其中小部分用于刷面包表面)
  • 内馅:肉松和海苔自行随意放。

做法:

跟之前几次也差不多,先用维他奶泡一下谷朊粉让它吸水,鸡蛋也可以一起打进来。各种粉类、糖、盐混合一下,然后把谷朊粉蛋奶液慢慢分次倒入搅拌至混合均匀成为一个比较湿黏的面团(之后都戴手套揉面),盖好放入冰箱冷藏一小时以上。

我本来一共只放了200g面粉全麦粉,打算配180g以下的维他奶;结果不慎手滑倒多了,面团太稀,所以不得不加了20来g面粉。

从冰箱取出面团后,可以先用一点液体调配酵母,然后等等至发泡activate酵母了,再把酵母糊糊揉进面团。这次我紧接着就揉入软化的黄油了,然后揉了好一阵面团依然很黏不甚光滑。我就又放冰箱里静置了一个来小时再取出,这样比较好揉光滑。

这次我不想继续久等,所以揉完直接放室温下发酵了近一小时至面团约两倍大,然后分成6份(每份约85g)分别排气后整成圆球——如果要烤小餐包最好分成8份,这样每个不会太大——静置松弛十分钟后再分别压扁擀薄后包入适量海苔肉松,然后收口捏紧搓圆,进行二次发酵。

二发约半小时后,烤箱预热150度,将发好的圆面包胚表面刷上蛋液,送入烤箱烤约30分钟。

这次我一开始又是设置的160度,结果大概15分钟不到去看,发现由于烤箱温度非常不均,两排面包最靠里侧和最靠外侧的部分表面都已经略糊了,而其它部分还是白生生的。只好赶紧停了重新设置150度,把烤盘调了个个(虽然作用不大,因为受热严重的两侧还是在外面)又烤了近15分钟。

出炉照:

手指按一下,还是很肥软的。

掰开也比较松软,光线关系拍出来有点泛白显干,但实际上虽然不能拉丝但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太干。

之前为了做肉松包还特意买了蛋黄酱,结果这次做时彻底忘了@@ 因为肉松比较干,确实可以考虑加点蛋黄酱增加润滑的口感。不过现在这样我也挺满意的~

传说中的生巧

前两天做月饼开了一盒淡奶油,只用了一点点。这两天一直寻思着怎么赶紧把开封了的淡奶油用掉,看了各种馅料配方后突然灵光一闪:我肖想已久的生巧克力会用到奶油啊!

于是猛烈研究配方,发现巧克力和淡奶油及其它用料的比例各个不一。不过总结一下:主要用可可含量高的黑巧的话,除非喜欢苦涩口感,否则可以加点糖或水饴/蜂蜜;可可含量高的巧克力相比含量低的牛奶巧克力添加的奶油也可以更多;如果巧克力相对奶油比例较低且不加黄油,有的配方会加吉利丁帮助凝固(?)或许还增加顺滑口感;有些配方会加朗姆酒之类增加风味。

我家里有从含量近40%的牛奶巧克力到55%、64%、72%的巧克力都有,于是我每样抓了一把混合(不过用的最多的是55%和64%的),剩下的也是想到啥加啥,最后还因为前两天开了瓶炼乳怕用不完放坏了,就加了半勺炼乳……后来有点后悔,因为巧克力最后偏甜了(虽然冷藏后没那么明显)。

如果想看个网上的简单配方,可以参考这个:https://onepotonly.com/nama-chocolate/

我做之前并没看到,不过做完看了一下,感觉确实大同小异。

我的配方:

  • 200g混合巧克力: 约20g牛奶巧克力(个人感觉牛奶巧克力可以多放点,但我只剩这么多了)+ 约40g 72%的黑巧 + 约80g 64%的巧克力 + 约60g 55%的巧克力——没有理由,随手拿的
  • 180g淡奶油或 heavy whipping cream甚至鲜奶油
  • 约20g黄油(如果前面脂肪含量够高可能可以用更少量或省略黄油)
  • 半勺炼乳(毫无必要)
  • 可可粉用于装饰(我没整)

做法:

小火加热淡奶油和黄油至微沸(据说80度左右较好。不能沸得太厉害,否则很容易扑)离火,倒进切碎的巧克力后搅拌至丝滑糊状,再倒入铺好油纸的容器中放冰箱冷藏4小时以上或冷冻2-3小时。

我冷藏了3小时左右又放到零下5度那层冻了两小时取出是这样的:

微微有些软的质地,不是硬邦邦的那种。用软硅胶模冻的,所以周边不是很齐整。

切的时候要用窄刀蘸热水擦干后切,会很好切开且切面光滑。

如果用冷菜刀切就会是下面这样(泪),切面非常不利落,巧克力糊在刀面想拔出来极为费劲:

吸取教训换刀蘸热水切后迅速整成小块,质地像毫无冰渣的冰淇淋:

咬一口,老实说这个质感是真的丝滑诱人,略软糯而且冰凉爽口,虽然带着浓郁的巧克力香气但是又给人完全不腻的假象,要不是有点甜我可以吃n块!如果撒上可可粉中和一下甜味应该会更好吃~(但是麻烦,就算了)。

中秋快乐!

前两周开始,b站上各种做月饼的视频就开始层出不穷,我看着看着也有点手痒了。

本来想着广式月饼太油腻,但做冰皮又需要粘米粉(大米粉)要额外买费事,结果这两天突然看到一个只用糯米粉和澄粉(小麦淀粉)做冰皮的配方,外加家里那吃不完的紫薯……此时不做,更待何时?遂从了。

方子做法大致参考这个视频:

【人生排名前三的甜品馅料,芋泥奶酪馅做的冰皮月饼!芋泥冰皮月饼!超级好吃的芋泥奶酪馅!】 

只是这位up用的芋泥和紫薯粉,我用的实打实的紫薯~ 并且这配方糖量太高,紫薯本身也甜,所以我减了糖。

我的配方大致如下(最终成品12个约61g一个的月饼):

饼皮:

  • 27g熟糯米粉
  • 73g 澄粉(小麦淀粉)
  • 约180g牛奶
  • 40g黄油(也可用猪油)
  • 56g炼乳
  • 约30g细砂糖(个人觉得完全还可减5-10g)
  • 约25g紫薯用于糅合一半饼皮调色

内馅:

  • 紫薯约180g
  • 奶油奶酪约80g
  • 淡奶油约60g
  • Mozzarella 约20g(我自己加的,因为家里mozzarella快放坏了…)
  • 细砂糖约30g

做法:

先炒个32-35g糯米粉至色微黄有香气,多出来的几克最后做糕粉(不用多太多以免浪费)。

把紫薯削皮切薄片蒸20分钟至软烂,趁热碾成泥。

将黄油用微波炉融化后和饼皮的所有材料混合(除紫薯外)搅拌均匀,倒进大浅口盘里大火蒸20分钟,直到凝结成块。取出稍微晾一下,尽量趁热(等不烫手时)上手(戴手套)揉到整体光滑均匀易于拉伸,揪一小半下来取约15-20g紫薯泥揉搓至颜色均匀(原配方是加一点紫薯粉,颜色会更鲜亮)。将原色和紫色饼皮分别团起来装食品袋放冰箱冷藏备用。

将内馅的所有材料(可以先放微波炉加热软化一下)用电动打蛋器搅成均匀的糊糊,然后倒进不粘锅开中小火炒馅,让水分略蒸发,几分钟即可。我炒到了下面这个状态,后来发现略有点干了:

炒完馅稍冷却后用保鲜膜贴面盖住(据说是为了防止水汽——我没有贴太紧,后来果然一层水汽,也可能因此馅过干了)放冰箱冷藏可能2小时以上最好?

之后就是取出饼皮和馅料称重后分成等量小份搓球了(全程戴手套不然挺油的)。我的饼皮一共约425g,所以分了12个每份约35-36g(两个白的两个纯紫,剩下都是双色混合)小球;内馅冷藏后取出约312g,正好搓12个26g的球。

把饼皮球按扁压平,包入内馅球后收口搓圆。12个球全部包完后,再逐个在之前剩余的熟糯米粉里滚一下,拍掉多余的粉后放入月饼模具压花。

我的模具是63g的,压这每个61g的月饼出来不知咋的总有种痴肥的糙感。

不过能做出来我已经很满意了!

切了一个尝,感觉皮子现在略显软黏,但整体有股奶香,而且馅料略带酸甜,相当不错。

看原视频的评论,冷藏后可能因为饼皮用了黄油会变硬,不知道明天拿出来口感如何,希望不要变化太大~(p.s. 之后皮子完全没有变硬,放几天都是软糯的)

总之已经很自豪乐~祝自己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