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

前几天去延安开会,顺道(开车两个来小时?)被带着去了趟壶口瀑布。

去之前是挺犹豫的,因为那几天又累天气又差不停下雨,还听说壶口瀑布那边很容易就糊一身泥,外加看了一张别人发的照片,黄澄澄的泥浆一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即使头天查了一下网上说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第一(唯一?)黄水瀑布,也毫无兴趣。

我爱看的风景是色彩妍丽的青山碧水;要说瀑布也看过Niagara,对瀑布的印象还不如对当时瀑布旁悬崖边的鸟蛋印象深……

不过最后还是怀着“随便看看也无妨”的心态跟着一群人去了,结果虽然还不至于哭着喊“真香”(主要是有一点遗憾),但也绝对不虚此行。

那天也算天工作美,下了几天的雨突然停了。到了景区换乘景区大巴下到门口,虽然在围栏外透过栏杆只能隐约见到一小段对岸(山西)侧的瀑布分支段,但已听到如洪的水声,伴随着广播里的黄河大合唱。

待进到里面瀑布边,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些马蜂窝网站上的评语为什么都是千篇一律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了,那时脑中真地第一时间就想起这句(广播里的歌声早已完全被水声压制)。

千亿吨厚重的黄色浪滔携万钧之力就从我们身边滚滚奔涌而下,咆哮如雷,击起无尽的雪涛和漫天腾起的水汽,壮哉!

其实照片真地很难体现出那种壮阔场景,应该拍视频,不过我在震撼和习惯的双重影响下完全没想到这茬。据说前不久有看客靠得太近看到失神坠入水中,之前我嗤之以鼻,这时突然有点能想象那情形了。

这是略远些的景象。壶口瀑布落差高度真不大,但水量、气势惊人,确实不负“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描述。

在陕西这一侧能看到壶口瀑布(主瀑布?)的侧面近景,在对岸的山西一侧能看到瀑布的正面。但顺着壶口瀑布倾泻而下的黄河沿线数百米,陕西这一侧也能看到对岸有很宽的瀑布挂下。

沿路有不少当地人牵着驴子(骡子?)提供陕北农村服装照相的,在快走到景区尽头时还有一位大哥不知是否景区工作人员,身挎腰鼓,看见有人掏出相机就立刻摆出挥舞鼓槌的pose让人照,还主动摆pose和人免费合影,非常敬业。

在即将离去的时候,天突然彻底放晴,云破日出了。

我很想多呆一会,因为出太阳了很可能会有彩虹 —— 事实上头一天查到的网上信息说只要是晴天,大多能见到彩虹。然而跟团行动只能听从指挥走人,因此这成了此次的一个小遗憾。

但不管咋说,壶口瀑布确实值得一去。只有亲至现场,才能感受到那种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

************ 我是完全不相干的分割线 *************

在垃圾剧九州缥缈录令我快速从对昊然弟弟的沉迷状态脱离后,前两天偶然看到了同样不咋的的海上牧云录中的少年穆如寒江,简直惊艳!

叫石云鹏的96年生演员,长得实在谈不上帅,所以即使演技可能是国内年轻演员中出类拔萃的,也只能在各种剧中演小配角。

然而……吹嘘昊然弟弟打戏的来看看少年寒江的雨夜打戏,一个身姿、一个起手势就让人知道什么是从小习武的少年侠客;吹嘘昊然弟弟眼神戏的看看少年寒江的眼神戏,那么细小的单眼皮眼睛传达出多少动人的细腻情绪和激烈情感啊,且在各个场景中转换有多自然贴切;吹嘘昊然弟弟台词的来听听少年寒江和他爹的两场confront戏台词,同样是北京长大的少年(在北爱中他也给昊然弟弟当小配角来着),石云鹏无论嬉笑怒骂都让人沉浸在场景和角色中,让人随着这个市井长大、爱憎分明、心怀大义的少年寒江一同喜乐哀愤,慷慨陈词时令人为之动容为之拍案,绝不会让人想到“北京市中学生演讲”这几个字-__-b

Anyway……昊然弟弟的前程大约是会比石云鹏光鲜很多的(我也还是喜欢昊然弟弟的!毕竟他帅,人也机灵情商高……),不过还是希望石云鹏这样的好演员胚子能未来也光明无限,多拿到他心仪的角色。

沉迷蛛网,不能自拔

夏天又回了趟老家,去了趟神农架大九湖和巴桃园等地。

这些地方我大约还能再去几次,每次都能开发些新体验:比如这次尝试了“早起看大九湖晨雾”项目,虽然不够圆满,但也是*非常**别致*的经历(含蓄的微笑);又比如这次去碰上不少阴雨天气,让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新的华点 —— 那些散落挂在草丛,灌木,花间,栏杆上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蜘蛛网,大的有大半人高,小的只有半个拳头大,乳白的、晶莹剔透的、缀着水珠的,非常好看,让我常常带着迷幻的微笑蹲在草丛中灌木旁流连忘返……总之大概看到上百个蜘蛛网,光线和技术关系拍出来的大概有十几个,放几个给同志们看看!

因为网站显示和网速问题只能疯狂缩图上传,画质就……我佛了。

早起去大九湖拍晨雾那天,一下车就受到一个亮晶晶带着露水的蜘蛛网的欢迎:

穿梭在草野中的小路上,在清晨的雾气中,更是随处可见梨花带雨的蛛丝和蛛网:

小巧地藏在花间:

有不少还是数个重叠的,真是天罗地网的架势~太阳出来后在草丛里闪闪发光:

之后去了巴桃园,早上仙气缭绕,连带着在枝头飘荡的蛛网兜也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

在花上看到一个怪精巧的小八卦网,中间还安静地趴着个小蜘蛛:

离开巴桃园后,还去了榛子乡,在山里走了走。这天总算是个晴天,但在山里也一样荫凉。除了见到粉红色的小蘑菇,听到和别处迥然不同、异常柔和清越的蝉鸣外,自然也少不了云雾一般的蜘蛛网:

最后放个金色翅膀的小动物~话说……它吃蜘蛛吗?

回乡之旅3

* 再次多图预警~

从神农架开往兴山的那天早上,我依依不舍地和路边的花花草草虫虫们道别。

离我而去的小蜜蜂:

虽然知道放图要节制,但是小花花那梨花带雨的样子太我见犹怜了不能不分享一下……

然后就是一路开呀开,开呀开,一直开到兴山。这一段的路况比不上恩施往神农架的那边。车多些,路略旧些,塌方的地方也多些……但是风景依旧美好~

有记忆以来我大概只回过兴山三次。小时候那次只隐约记住了上山如何艰难,似乎要在泥泞路上爬山很久;近十年前一次已经可以坐车一段再走点,但也无限颠簸惊险。这次却是可以一路开到山上家门口了,虽然后段还是颇为艰辛,只一车宽的坎坷车道上如果遇到迎面来车就只能一方退让到略有转圜余地的位置,然后双方凭技术想尽办法腾挪。即使如此,沿路的一栋栋农家自建小洋房还是非常impressive,几乎可比城市里的小别墅了,上次来还完全不是这种景象。至今还没变的大约还是清丽的风景了。

这个地方叫平邑口,因为听说这里有超市和厕所而下车的我看到桥下的清澈香溪就开心得忘了厕所这回事……

上山后暂时住在堂姐家。

她家门前种满各种蔬果植物。作为一个城生城长的城鳖,我在一番努力后记住了番茄,茄子,朝天椒,丝瓜,苦瓜,南瓜分别都长啥样,还被指点了周边的山楂树,核桃树,野生猕猴桃……还都结着果子!

在我对山间的云,天,植物都激动不已的时候,同行的两个六七岁的小孩却仿佛对自然的一切都缺乏好奇心。想让他们出来几分钟看看没见过的植物,一出门就和几乎每天一样连连抱怨“外面好热”调头进屋去吹空调看动画片了,他们爹妈就更不用说了门都几乎不出,让我完全找不到可以分享心情的对象 -__-|||

下午我心情激荡眼放绿光地在门外转悠了一圈,看着好久未见的玉米地,甘蔗,竹子,邻家的鸡,猪和狗都充满喜悦。

最开心的是我发现太阳似乎从房子的斜后方(虽然在山背后,看不到准确位置)落下,而房子的前方是个平台,视野一片开阔,除了前方顺山势层层而下的田地就是重叠的远山了……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啊盆友们?

这说明了明天只要我起得够早,就可能看到一次华丽的,毫无遮挡的,真正的高山日出啊盆友们!

一想到可以见到和拍到那绮丽的云霞变化,那丹阳跃出云海,金光喷薄而出的壮丽景象,我简直要流下感动的泪水啊盆友们!

于是当晚我本着严谨的精神先查了一下当地第二天日出时间,确定大约在五点五十,然后上好了闹钟充好相机电池。

第二天五点半闹钟一响,我就一个鲤鱼打挺跳将起来……忍住闪了腰的不适背上相机摸出门去。

来到房前的平台,果然见到了令人屏息的美景。老实说那浮动在乳白色云海上的美丽霞光比我的糙镜头糙技术和这糙画质能capture的美太多了……

我安静地等待着红日从云海上升起的那一刻,等待着,等待着……

霞光在由深蓝紫转为灰蓝,亮蓝的天空背景中渐渐从浓烈的橙红色变成金橙色,淡金色,然后眼见着光色变得越来越柔和恬淡……

虽然还是挺美的,但这绝对不是要从这里出太阳的迹象啊~

在光色变金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不对,与此同时转向左侧:虽然视线被山挡住了,但山边那变得越来越浓艳明丽的天空与云彩无不在暗示着在山背后我所看不见的地方,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

一时间我脑中全是蒙克式呐喊着“准点起来看日出却搞错了日出的方位是怎样一种体验?”之类的知乎标题!

好在即使看不到日出的瞬间,山中清晨的云海变化也终不负我,让我老怀弥慰。

放个手机拍的pano:

耐心守了大概两个多小时,吃了饭又继续回来照。

期间除了木有直面日出外,拍到了无数云天与山间光影变化,清晨蔬果上晶莹的露珠,丝瓜花从含苞待放到微微绽开直到后来怒放的过程,乡间小路上黄狗的嬉戏追逐,早起的农人们田间的耕耘,甚至碧绿叶片上色彩斑斓的毛毛虫……可惜技术和空间有限,这里就只放几张啦。

看风景的丝瓜花苞:

山中人:

蒸腾的云海:

又一个安静的看客:

小屋:

在山上呆了短短两天,但老家亲戚们的热情招待和山间清凉美景简直让我们乐不思蜀。可惜行程还是要继续。

下山后第一站是峡口码头,在那里的船上吃了正宗的桂花鱼,简直太美味!而码头的风景也不遑多让:

那些浮板上的棕色小房子是钓鱼爱好者的好去处,房里地板上一个洞直通水里,可以躺在房里的床上惬意地垂钓。

从兴山离开后我们又回到了宜昌,第二天去了最后一站清江画廊。

说实话这趟游船之旅还是挺不错的,在船上凉风习习看清江两岸风光,中间还有两次可以下船去登高望远,分别在武落钟离山和仙人寨。

不过前几站给我回忆太好啦,而且清江游的最后那个倒影峡并没看到啥倒影,比较让人失望,所以清江就有点被比下去了。

两次爬山对我来说时间限制得太紧了。

第一次吃完午饭再爬武落钟离山来不及到顶,为了赶回船上,只能从半山返回。

第二个仙人洞我咬牙爬到最高处的山洞里,本来松了口气,觉得这回肯定能时间宽裕地回到船上……不料下了一点山居然又要往上爬好大一段,让毫无心理预期的我差点骂娘。

在来不及上船的心理压力和体力废柴的双重压力下,我最终几乎是抖着腿在开船前几分钟赶了回去。麻麻看着我全身滴着水冲进船舱,惊讶地问:“你去游泳了?”

这就是仙人洞,右侧山壁上有悬棺哦!

清江之行给整个回乡之旅收了个尾。

第二天我们就飞回广州了。快到的时候见到那灰黄天空下的城市时,分外想念那些云雾缭绕的青山绿水。

航拍小蛮腰:

听说5月初的时候正是杜鹃花开,神农架满山炫彩的时节,真想明年能去看看。

回乡之旅2

*多图预警哦!

大九湖之后,我们去了神农架的其它几个景区。

除了神农坛我没什么感觉,官门山去的太匆忙就看了个娃娃鱼(好像还有金丝猴……其实还可以看熊猫,但是我们下午去的太晚,熊猫回屋睡觉了),其它几处即使有时因为天气关系无法见到最好的景象,也都不负胜名。

官门山我个人的一大收获嘿嘿嘿:

神农顶是大九湖那天下午去的。路上经过太子垭时因为下起雨来一片白茫茫雾气啥也看不见,林间trail也来不及走。

高山上的雨一向倏忽来去,我们在神农架多有体会。但高山上雾气一起,要等散去却似乎更需要凭运气。

到了板壁岩,看到山坡上奇石耸立但一半仍浸润在白雾中,我还想着是不是也会啥都看不见了。谁知道爬上台阶一转角,几乎是换了一片天地。

就是在这里我觉得美得不行,然而我的小D40负了我!P档下,阴天光线,即使白云天部分很少的景也拍出一片纯黑糊糊……以下是比较能看的图中经我奋力抢救后的。

这个景好像叫“雏凤清音”啥子的,因为左边的石头像只仰头嗷嗷待哺的小鸟有木有~

后来似乎还能继续上山直到一个类似瞭望塔之类的地方(?),下面有个草坡面对山谷,简直是可爱彩衣大妈们拗造型的绝佳之地。

下面这是哪老实说我不记得了,但是总之也是神农顶……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了神农架机场。因为出门晚,我一早起来在山中的酒店周围转了转,看早晨阳光下的花花草草虫虫都觉得分外清新。

麻麻他们则再一次被我竟然会早起出门散步这一事实惊呆了……

从酒店环山盘旋而上,沿途也是一路风光无限。中途还很贴心的设有观景台,视野极为开阔,可以下车看层峦叠嶂,浮云延绵。

神农架机场是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机场,海拔将近2600米,削平了一个山头建的~机场很小,目前每天只有一班往返武汉的航班,还经常因为天气原因无法降落。

我们去本来是想看航班降落的,没想到去了听说起飞延误了两小时。眼看等不到飞机来,我们也只能在机场周围随便转转走了。

山顶的机场高速!

当天下午先去了天燕景区。这里据说可以看燕子,但以我们的行程安排来说也来不及过去,只能下车看看云海之类的就走。

其时还间歇下着小雨,下车后发现湿漉漉灰蒙蒙的满眼雾气,什么也看不见。我本来想掉头直接走了,仰头看到架在高空的彩虹桥还是决定勉为其难地爬上去往下瞅瞅,尽个到此一游的义务。

没想到天道酬勤果然不是白说的,等我吭哧吭哧喘得像火车一样(中途还忍受了路遇的几位真.老人家吃惊的目光和对我体力善意的嘲笑)爬到桥上往下看去时,那些雾气竟然渐渐散开,露出四下里仙气飘渺的山谷来。

在我心情激动地各种拍照一两分钟后,雾气又再弥漫起来,很快就遮掩了远近的山峰,山谷,甚至下方的停车场……

从天燕下来,我们到了当天的最后一站巴桃园。

这里山湖相依,自然风景与人工项目结合,可以划船,烧烤,hiking,着实是个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我们看着山脚下的小木屋觉得非常羡慕,可惜之前订太晚了订不到。

湖虽似是个人工湖,仙气袅然的山却是真哒。

沿湖漫步,终于看到了镜影。

啊我竟然还没写完,下篇继续……

回乡之旅1

前不久和家人一起回湖北老家,顺便在周边旅游一番,历时十天出头。因为是一大家子人一起,有老有小,所以很多地方都是泛泛而游打个转就走,行程设置相对轻松温和。

即使如此,这也是我四年来唯一一次大型旅游活动了!因此我全程激动得吱吱叫,见到久违的开阔山水风光,更是如同打了鸡血,每天天不亮就能起床,日行千里不在话下,见人就笑吃嘛嘛香。爹妈见惯了我多年来生无可恋回家就瘫在床上挑剔鄙薄人世的嘴脸,完全被我旅行时如同猛虎归山般的激情和野狗脱缰般的欢快惊呆了。

我们一行数十人,请朋友整了两个Suv, 请了一个导游帮助规划,买票和介绍。行程按顺序大概是宜昌-三峡大坝-恩施云龙地缝-巴东(路过)- 神农架大九湖,神农顶,天燕堰(?),神农坛,巴桃园,官门山- 中间穿插金猴岭,香溪源,神农架机场- 兴山老家,峡口码头,昭君村等-宜昌-清江画廊。

其中恩施是个败笔。本来是冲着之前看到的非常美的一汪碧水图片去的,以为是恩施大峡谷。没想到开了半天车到那边后,导游说图片是鹤峰(?)那边还在开发去不了,她能带去的就是要爬四小时山的恩施大峡谷(七星什么什么?)或者一小时能玩完的云龙河地缝。我作为全家战五渣中最年富力强最能打的一位,听到大热天里“爬山四小时”时也情不自禁发生了严重的面部扭曲。于是最后我们决定去云龙地缝,据说只有最后的365(?)级台阶要爬一下比较辛苦。去完这里前后两小时的游程,我们又花了半天时间翻山越岭经巴东开到神农架。要不是一路盘山路修得平整,在山岚中穿行风光怡人,简直就要骂一句坑爹了。

其实云龙作为一个旅游点还是值得一看的:有山有水,如同刀笔直向下劈开的狭窄谷底有碧绿蜿蜒的小溪。人下到谷中栈道沿溪水而行,不时有泉水飞瀑从对面甚至头顶的陡壁挂下,人可以从瀑布后穿行而过。

话说这次上上下下钻了不知多少隧道,翻了多少座山。从宜昌往恩施的路上一路隧道,许多隧道动辄长达几公里。一开始穿过一个隧道要开车几分钟才见到出口我还惊叹一下,后来就习惯了,只感慨于人力的勤奋与伟大。同样让我感慨的还有这一路上下盘旋回环延伸不知几百上千公里的盘山公路,令人不由赞叹遐想工人是如何一点一点绕着大山凿石填土将这样平整无暇的路铺到两三千米的山上再铺下去。高山上不时有些地方有落石塌方,想象一下在这无尽的山路上巡视发现问题再开着工程车上来维修就觉得真不容易。

但在这样好的山路上开车,配合着身旁云雾缭绕的青山碧水或峡谷景色,不得不说真是一件赏心乐事。外加那成百上千的山路大回环以及车辆寥寥,就算路窄点,路边是悬崖深谷什么的,其实挺容易开high的……

刚开始我看着同行的山区司机(家里朋友)开车还颇紧张,觉得这样的高山,这样一个接一个完全看不见来车的紧凑弯道,他咋任何时间都在加速!?由于弯道实在太密集,很多巨大弯道压根没装凸面镜,他咋连喇叭也不按就呼啸而过了!?全程弯道60+,直道80的时速,难道我们不是在两千多米高山上!?我假装镇定地问他时,对方只淡淡地说开惯了。

结果有天晚上这哥们吃饭时喝起了白酒,在我还没意识到啥的时候他再次淡淡地说:“等会儿你开吧。”

这?夜间,盘山路?一开始我心里是拒绝的。可是环顾四周,除了我没人有驾照了。想想以前在黄石也算开过一点嘛,我就勇敢地上了。因为没灯,一开始还隐约能看见路,后来完全暗下来,有些路段连反光片也没作用(老化?)了,不开远光灯就完全看不见路。开着开着,山间的岚雾弥漫在四周,黄色车灯光引导着车子无声地在灰雾中穿行。由于窗外温度降的厉害,车窗上也起了雾……然而老实说,可能是因为高山上车少,这么开车还真是蛮爽的,除了大弯道和起雾地段,我也全程开得十分放飞。

主要关键在到大弯前看看路边反光片有没有反射出其它灯光,有的话就关掉远光灯,减速,还可以按按喇叭提醒一下对面来车。夜晚在山路上开车所体会的行车礼仪也是十分有趣的,常常在黑暗中远远看到对面有车子的灯光出现,然后双方不约而同关掉大灯,擦身而过,然后再打开大灯,仿佛有种无声的默契。然而傻叉也总是有的,一直开着远光灯,或者开到近处了突然闪大灯。每到这时,身边的司机哥们会就在我的咒骂声中淡淡地说:“山区司机都不会像这样。”……

开了一个小时左右到了目的地,他下车时没说啥,我还想咋不点评点评我开得咋样啊。然而之后每天晚上吃饭他就都喝白酒了-__-b

神农架有六大景区(前面列出的),买的通票一共可以在各神农架景区呆五天。

我们第一站是大九湖,顾名思义有九个比较大的湖,比较休闲地转悠大概两天差不多。我们头天下午到第二天中午走,我只来得及赶着转了其中的三四五和七八九湖,觉得挺可惜的。大九湖海拔大概1700米(好像吧),到这边就挺凉快的,住一段避暑的话着实惬意。不过现在为了保护环境(?),不能再住在景区内了,只能从旁边的坪阡小镇每天统一搭景区交通车进去。这整个镇子里全是酒店民宿客栈,密密麻麻上百家集中在一起,我乍到时着实被震了一下。然而旺季时这么多酒店依然供不应求。据同行的朋友说,这些酒店依据当地旅游资源,利润极为可观,然而因为都是“小微企业”,完全不用向当地政府交税@_@

第一天下午到了大九湖,我们先去了七八九号湖。总体就是个湿地公园,有群山与云天为背景,有湖水,密林,草场,遍地野花,沿着小道在风景中hiking,我还真地挺想念这样的环境的。

说到此处不得不忧伤地提一下我的相机。

此次出行我带上了不久前才回到我手中,曾留下无数美好记忆的古老D40,一是因为它轻,二是因为之后买的D90出片有种玄妙的白平衡,色彩似乎偏紫红,还总是把青翠欲滴的环境拍出枯草色。这次我带上了D40的机身,并且机智地带上了D90那个18-105mm的套头而把D40自带的18-55mm留在家里。

“美腻的白平衡和更长的焦距!”我美滋滋地想着。

然后就发现出来的照片依然有着诡异的白平衡(所以白平衡的问题原来出在这个镜头而不是机身上吗!?),而且不知为什么在一些光线正常的情况下出现奇怪的测光结果,整个图暗得像EV减到头后的效果 — 这些很多还是我回来后开始整理照片时才发现的,当看到辣么多独一无二的美好风光以奇特的风貌呈现在照片里时,我,我甚至想不起来原本它们的颜色到底是怎样的了!

而且我为了省存储兼对D40出片有着盲目信任,照的还全是Jpeg,很多时候在色彩丰富鲜艳光线充足均匀的场景里我来不及看lcd只顾激动地按快门,想都没想过这种场景下出来的照片会是黑的……之后调图时留下的泪,全是之前脑子里进的水……虽然我至今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我心爱的小D40真地年久失修了?

anyway, 大九湖的风景还是很美的。我本来计划第二天清早5点去拍大九湖著名的晨雾,但是因为集体行动安排的复杂性最后打消了这个念头,以后一定要找机会再去一次。

第二天上午一大家子人照样拖到9点多才出门。我眼瞅着实在来不及走完剩下的湖了,就自己一个人急行军式地边沿路逛三四五湖边咔嚓咔嚓狂按快门赶路,好在中午和其他人会合,结果五号湖也没走完。

据说四号湖是最美的,五号湖最大。也许是我到后来赶得匆忙,反而觉得四号湖好像没啥,三号湖一段倒是美得很,有水沼,有遍野黄花,有一片一片色彩形貌各异的草和芦苇(?)。

其中有一片非常有趣的草地,约莫半人高,看着相当桀骜,却仿佛被风塑造出奇妙而驯服的形状。当时脑子里就全是孔子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此外在旅游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结队出行穿戴艳丽衣服围巾,各种拗造型照相的大妈(或者大姐)了。真心的!她们生机勃勃,特别可爱,常常为照片带来许多亮点和乐趣。

四号湖和五号湖我走得非常潦草,不过总体的景色总是漂亮的,路人也能入画。

而即使走得再匆忙,路边一点小情趣也总是不会漏掉的。

想不到我竟然如此啰嗦,看来只好分篇了。下回努力放图,不多废话!

动物园 2(依然多图)

动物园的海洋馆部分挺弱的,基本没啥可看,除了水母。

话说水母真是一种非常photogenic的生物,在彩色灯光的映照下,怎么拍都如画一般美。



因为下午还得尽早赶回学校,我逛完小小的水母馆后在旁边的餐厅吃了个汉堡,匆匆往动物园的最后一大块–猛兽区赶去。

首先看的是中型猛兽馆。

里面主要是金钱豹,黑豹,还有狮虎兽,然而都关在双重铁丝网后,旁边还绕着一圈小灌木,实在拍不到什么。

不过虽然也在地上趴了不少,但是有些豹子还挺好动(?)的,不断在小小的院子里来回踱。还有个金钱豹,老是扒拉着铁丝网站起来,隔着网子试图拨弄旁边院子里的什么东西。等我走到旁边才发现,原来另一侧院子里靠着铁丝网的地方有堆木头架起来,上面趴了只黑豹,尾巴垂下来一晃一晃的。这只金钱豹不知是想找黑豹玩还是想撩拨它,非常执着地想透过铁丝网去够它尾巴……可惜一直没有得到回应。

刚看完中型猛兽们,我突然感觉眼角瞟到了什么,看过去发现是一只酷肖黑豹的小型猛兽!


和小型猛兽对视了几秒钟,它决然地转头走了。我心中充满了好奇,不知道它会不会偶尔去找大朋友们玩?

接下来就进入大型猛兽区啦。这个区域是相对开放式的,游客们从园区上方的悬空桥上穿越整个园区,隔着高高的玻璃墙或护栏观赏下方的动物。

第一个区域里是巨大的,凶猛的熊们!它们一言不合就开打!在游泳池里互相撕咬,激烈肉搏(?)!


……

然而以上完全是极个别熊造成的假象,而且我也不确定两只熊在水里看似激烈的互咬互抓到底是玩闹过头还是真打架,或者是基情燃烧的妖精打架……

基本上动物园里的熊都是满脸憨厚,动作懒散的。尤其是有几只大概习惯了游客们从工作人员那里买了吃食后往下投喂,表现得几乎可谓蠢(chan)萌(mei),除了圆滚滚地坐着眼巴巴仰望人群,还不时人立起来等着,甚至两爪合拢仿佛作揖,一旦有人抛喂就挥爪伸脖去够。


经过熊区后是狼区。

其实我不太明白为啥豹子是中型猛兽而狼是大型猛兽。狼们也懒懒散散匍匐在树下,体型比一般的狼狗略大或者相似。

不过它们的眼睛看起来和狗非常不同,可能主要是眼白占满整个眼睛,中心嵌一个黑点似的瞳孔(俗称三白眼…),mechanically显得锐利。

狼区之后就是狮虎区了!虽然不是没见过,但毕竟是百兽之王和nominal丛林/草原之王嘛,我想想心情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然而今天动物园的主题似乎被“趴/躺/卧倒/匍匐/睡”“懒/懒/懒”之类的关键词一以贯穿了,完全木有见到一点兽王的威风霸气!

基本看到的就是这样花下小憩的情致:


这样君子坦蛋的豪放:


这样美人吐舌的娇憨:


和这样水中静卧的悠然。


让一上午急行军,就为了赶回去下午继续上班的人类我感到了深深的羡慕嫉妒!

看完了悠闲的猛兽们,我就踏上了往动物园出口而去的路。中途想到之前错过了鸡类一条街旁的美洲红鹮,想到它们那艳丽的羽毛多么的入画,咬咬牙决定再绕回去一趟看它们一眼。

结果红鹮们没有给我惊喜,倒是再次经过火烈鸟池塘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情况:有两只小毛贼趁着火烈鸟们在岸边臭美,胆大包天地游到池塘中间偷吃起了火烈鸟们的汤饭!


其中一个胆子尤其大,沿着盆口四处打转,不时埋头下去吃得身子都快钻进汤里了。不过它有时也会停下来,睁着豆豆眼呆呆地看着火烈鸟们,不知道是在防备着还是在羡慕着这些美丽的大鸟?


看完小老鼠们的表演我就去上班了。

隔了n年背着大相机和两个镜头(虽然长焦头基本没用到)赶路半天,第二天竟然就腿酸不已。

缺乏运动的下场是如此不良,动物们你们要警醒啊!

动物园 1(多图哦)

半年前买了张野生动物园的打折票,之后一直束之高阁,直到前两天发现要过期了,赶着在过期当天上午去了一趟逛了半天。专门带上了我三年多没用过的大相机,为此不得不在头天晚上重新看了一下说明书来熟悉操作……

当天风和日丽,温度大概20来度。我本来估摸着动物们应该在如此美好的天气中多出来散步,没想到不知道是去得早了还是咋的,大部分动物不是在埋头吃饭就是在埋头睡觉,在外面游荡的寥寥无几。不过虽然没有预期中的兴奋感,还是发现一些挺有趣的小场景。

进门没多久首先看到的是火烈鸟的池塘,和旁边的猴岛(?)。猛抬头,感受到仿佛来自深渊的凝视……这个是拉近了照的,实际在相当高的树枝上。


下方的黑色猴哥不断发出高高低低的啸声,不知传达着啥样的情绪。

然而我万万没想到,最早见到的猴哥猴姐们基本就是我今天见到最精神的动物了。

今年是鸡年,所以动物园里特意辟开了鸡类一条街!当然有一些(可能是)珍禽奇鸟之类的长得各种有特色的“鸡”类,包括城市里十分稀罕的漂亮锦鸡,像这样:

但是也真有仿佛甚是常见的鸡类,比如一个院子里架子上栖满了彩色大公鸡,但是左看右看除了挺威武雄壮外实在看不出特别处。

而下面这个我咋一见就差点喷笑出来,想这只鸡跟谁打架了毛炸成这样?话说它还真胖,吃起来大概……思绪发散间看到牌子上写原来这鸡的品种就叫翻毛鸡,难怪这么蓬松-_-b


走完鸡类一条街,就到了孔雀园。里面栖息了众多蓝孔雀和白孔雀,都懒洋洋的,无论我如何试图逗弄引诱都木有任何开屏的意愿。不过即使不开屏,细看还是挺美的。


离开了矜持的孔雀们,很快到了袋鼠园。里面袋鼠们横七竖八地倒了一地,各种醉卧美人膝,各种销魂姿态……


动物园里可能是为了避免游客自己乱喂动物(以及创收),在很多地方都提供园方准备的食物让人购买来喂养。比如斑马啊鹿啊大象啊天鹅啊,甚至熊啊老虎啊,都能花钱在园方人员监护下喂。

温驯漂亮的斑马是大受欢迎的喂养对象。


接下来经过的动物区域,因为许多动物都懒散地躲着休息,所以乍一看就是一片空地啊草丛啊小灌木什么的。然而有些动物体态之丰硕,哪怕静静地潜伏在角落,也难免引人注目。


动物园里最让我有兴趣的动物必须是熊猫了~每天沉迷在ipanda频道看滚滚的我一想到能亲眼见到真实的它们,心情是万分激动的。

然而不管是大熊猫小熊猫,都(和当天园里大多其它动物一样)只有一种姿态:慵懒地趴着。

大熊猫尤其令人悲伤,只给我看了个屁股和脚板。


小熊猫好歹露了个正脸,虽然这姿态也十分的……


接下来走到了天鹅湖。其时已是正午,白天鹅在深色湖水上照出来就是一团白光。好在湖里有很多五颜六色的锦鲤穿梭着,不时给画面增添点意境。


我更感兴趣的是黑天鹅,因为它们给我的印象是稀有,神秘,冷艳……你看那凛然的姿态与散发寒意的眼神!


直到我看见养鸭场式的黑天鹅聚餐场景,它们从此走下我心中的神坛。


幻梦破灭的我感觉这个天鹅湖里最风雅而富有文艺气息的的仿佛是湖心亭里透着光的鲤鱼幡。


待续。

平潭之旅之看海

话说其实我已经懒得写下半篇了,然额做人还是要有始有终负责任,所以还是来硬拗完下半篇。

在平潭非常幸运的是有位对平潭了如指掌的老师带着我们一行几人转悠。

第一天上午9点多才出门,第一站去的是平潭最北端的渔村青峰村。

一下车海的味道就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一震。不是去过的任何海滩的味道,是海腥味(然而我个人完全不反感)。看到这个海才觉得来到了海边,跟去惠州看的完全不同。


平潭海边的房子都是石头垒的,为了防风,屋顶上都压满了石块,很有特色。


我们在这里转了转看了看渔村的建筑就离开了。

车开着开着窗外出现越来越多林立的白色的巨大风车,因为第二站就是长江澳(风力发电站)。

刚到长江澳的时候觉得颇有点震撼。在蓝天白云下,一片雪白的风车林站在弧形的金色沙滩上,面朝蔚蓝的大海,漂亮得简直照不出来,必须身临其境才能体会。


近海的沙滩非常空旷干净,被海水冲刷出美丽的纹路。


海风太舒服,海水清亮太诱人。我们本来没预料到要下水,所以穿着运动鞋皮凉鞋啥子的,结果都忍不住脱了鞋放在沙滩上,沿着海滩踏着海水漫步起来。

沙滩上有很多小螃蟹,它们在沙子里打洞,然后挖出一个个小沙球堆在洞外。最有意思的是它们此起彼伏地从洞里探出来,在阳光下就看到一片沙上忽闪忽闪的。沙滩上被它们排出大片奇妙的pattern。

放大一张,看见下面从洞里刚钻出来的小东西了咩?

海边还有戴着彩头巾的海女们蹲着在砂石间挖什么。我灰常好奇,但是还是没好意思凑上前去打搅她们……

我们在海边走得几乎忘了时间,直到发现海水渐渐涨起来,一波一波水拍得越来越远。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本放在沙滩干地上的鞋子竟然漂起来了@_@ 

然而这时才注意到拍回岸边的波浪有一片片浮末,里面还漂着各种饮料盒香蕉皮之类的垃圾, 在金色沙滩上无比刺眼。

看到这些垃圾时的痛心疾首简直难以形容!!!现在这里还游人稀少尚且已经如此,无法想象有更多游人蜂拥而来时这么美的海边会被践踏成什么样 :(((((

离开长江澳时正碰上另一群人开车来玩。听到几个女孩子下车的一瞬间就发出“哇!”的惊呼,接着展开五色缤纷的纱巾迎着海风欢呼着奔向海边去了。

接下来我们去了一个叫北街(???)的地方,是一片相对商业化的海边地带,有店铺酒吧之类。据说那几天“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到那边拍摄过,所以我们走在街上还听到小孩在模仿节目里的孩子大叫“爸爸去哪儿~” -__-b 

中午在一个叫流水的地方吃的饭,真正新鲜的海鲜!最肥美的海鲜季!没啥好说的,总之为了吃没顾上照相……

吃完饭就回酒店了,休息了一下午,到下午五点时才又出门去海边。

这次去的是坛南湾。

到海边时觉得仿佛deja vu, 恍然回到了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去佛罗里达的某个游人不多的海滩。只是人更少,更安静,沙滩更细腻平滑,极为干净,在层层温柔和缓的水波冲刷后简直光洁如镜。


这个时间,只有不多的人还在海边。


我们到了没一会,太阳就落山了。

沙滩背面是缓缓落下的夕阳,把沙滩和海水都镀上层浅金色。
归家时刻,有小姑娘欢跳着从眼前经过。在这里度过的夏日时光,应该会让她有美好的童年记忆吧。


太阳下山后,风似乎变大了,海浪拍击着岸边,越来越急,越来越响。

我想起在似乎是在旧金山的船上,也是傍晚时分,返程路上看到深蓝色海水中被落日余晖晕染出微微粉色的alcatraz island,和眼前这景象有微妙的重合。

我们一直呆到月亮高高升起,天色完全暗下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第二天上午我们抓紧剩下的小半天去了将军山。门票只十元,而景色体验比许多几十上百的景点都强。

将军山上最大的感受就是风大,帽子系在头上都感觉会被吹飞只能取下来收好。同行的朋友说她一月时曾来过,当时唯一印象是冷,啥也没看到。我想象了一下那时节来,必定被寒风吹到三魂出窍,所以万分能理解她。

在山上发型只能用狂喜乱舞来形容,而这样的夏日晴空里所见的景色也足以令人狂喜乱舞。



深深浅浅的碧色海水微闪着波光,还有云在海面上投下移动的影子。


我们在山顶上注意到斜下方还有一个伸出去的观景台,决定走下去看看,才发现底下还别有洞天,颇有些别的趣味小景。

比如这里有个可以走一段路穿过去的小型一线天峡谷。走到后段发现这几乎是我见过最窄的穿行式一线天,因为连我都不得不完全侧过身体和脸,吸着肚子才勉强能过。

让我非常困惑难道不会有人在试图穿过的时候卡住?而且这个一线天完全是one-way的,一旦一个人堵住了后面就必须全都原路退回才能出去……只能猜测这里人还来得太少,没有发生过这种凄凉状况。

下面照的是一线天中间还算有活动余地的一段:


穿过一线天是一些大圆石堆啊石门之类的,因为我们想着得回酒店拿行李赶火车了,所以没有继续探索,直接往回走了。

就在这游人并不多的地方,也能看到许多被随意丢在石堆,石门上的矿泉水瓶,让我非常难受。这帮鸟人是爹妈少生了只手吗?拿不了一个空矿泉水瓶走几步路?

老实说平潭整体真是个非常干净,规划非常整洁的城市(尤其有前不久的惠州对比),所有脏的地方基本都明显是游人留下的痕迹。

就在我们准备回程时,最大的危机出现了……

来将军山的基本都是自己开车来去。我们来时是请朋友帮忙送的,回去本来想直接打车却完全打不到了。

考虑了一阵,我们决定先走下山,到山下再打车。

路上经过一个村子时,和一只大鹅狭路相逢了!

说狭路相逢其实不准确。道路其实很宽,而且这只鹅姐(我下意识地觉得她是个姐)本来是安详地蹲在家门口的。我们一行三人看到她的一瞬间,就想起了关于大鹅一族的各种武力与霸气传说,都情不自禁地放轻了呼吸,脚下绕圈,朝着远离她的道路另一侧避去。

然而鹅姐犀利地睨了我们一眼,便一言不发地站起来,沉默而坚定地朝我们撵来。

我们心下各种慌乱,但是想想好歹自己也是当代知识分子(…),体面总是要保持的!所以强作镇定,虽然小碎步急促,但终究还是尽量端庄没有大步逃窜,以免惊动了鹅姐撵得更急。

就这样,鹅姐不紧不慢地把我们撵了上百米,彻底赶出了她的领域,才没有继续追击。

而我以媲美战地记者和娱乐狗仔的意志力,在逃走间隙不忘记录了鹅姐的身影,虽然镜头歪斜的角度反映出了内心的惊慌……

朝我而来的社会你鹅姐:


快到山脚下的渔村口时,看到两个大婶在路边织渔网。巨大的渔网铺在路边,让我想起什么魔女的头发之类。

我想偷拍两张,但心情还没有太平复,所以不慎让大拇指入镜了。


好容易走到山下村口,依然看不到任何出租车可能出现的迹象,也叫不到车,我们挺着急的。

就在这时!

一个大叔骑着一辆拖西瓜用的小电动三轮车如同天神一般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挣扎了大概0.01秒,就喊住大叔问他能不能带我们去能搭车的地方。他说大概两公里多路,然后小心翼翼开出了每人五元的价格。

此时烈日当头,有车坐就是救赎啊,我们当然愿意了。于是三人坐上了西瓜车呼啸而行。

旁边不时有豪华的小轿车开过,但是敞篷西瓜车的拉风体验轿车绝对不能比,除了屁股下略颠,真是爽极了。

到了大路上,大叔非常贴心地把我们放在一处路口树荫下,然后仔细叮嘱我们看见从哪个方向开来的蓝色小巴车就招手上可以到县城,是写着某某方向的,不要坐错了云云,还挺感动的。

之后一切顺利回到酒店,然后下午坐上了回程火车。

总之这次平潭之旅总体真是挺美好的,现在想起来还有种愉快的感觉。

平潭之旅之在路上

大概十天前和朋友去了一趟福建平潭。

为了赶着回来上班,所以连同往返路上travel时间一共只有两天半,实际在平潭就一天半。

去之前虽然向往,却因为时间太短而并未抱太大期望。想不到天时地利人和,这一趟竟成近年来最为难忘的一趟旅程。

平潭岛还未完全开发。当地虽然有政策导向,规划颇有野心,道路都修得出人意料的宽广漂亮,但除了市中心一小块热闹些,其它地方还略显原生态,交通并不是太方便,去旅游的人也并不多。但也幸得现在人还不多,海水还清澈美丽得令人感动,沙滩干净整洁,没有人山人海垃圾遍地,当地人即使是在景点做生意的也还大多纯朴厚道。

去的时候是下午,火车从南至北穿越广东福建到达福清,需要差不多5个半小时。我例行公事地选到靠窗的座位,但心里完全未曾预料到会看到怎样的窗外景象。

其实或许路边的田野池塘村庄湖泊江河桥梁都是十分常见的,但是自回国以来见到最美的蓝天白云让再平凡的景色也变成了一幅幅画卷。

总之一路风光形容一下大概是这样:你尽管随便按快门,照出来不好看算我输。

我贴几张拿着手机和ipad咔咔按的,同志们感受一下。


隔着车窗照的手机白平衡有点忧伤青绿,只能在手机上有限的条件下尽量按印象中的颜色调。

下面ipad照的。

有几张有木有想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不枉我顽强顶着对座大哥“这女底是不是有点傻”的眼光一路举着一块平板贴在窗子上。



曝光不足不要计较,要看意境。


在火车汽车上照沿路风景,只有一个不共戴天的大敌可能坏掉画面–电线杆!比如这样:


令人心碎有木有!

然而在去的那天能在火车上看到这样的色彩景象已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我已经感到无比幸运了!

回程的那天木有这么幸福,出发就近傍晚。

不得不说云天是天然的艺术品,配上水面就更美好。坐在车上看不到夕阳的一侧,虽然天色也还蓝,但没有了云和水,景色就显得十分朴实了。

只能拍拍矿泉水广告。


或者小清新一下


不过总体来说这趟行程,光路上看到的风光在我心里已经超过大部分城市周边大小景点,哪怕到了平潭风景平平我也知足了。

然而这个季节的平潭之美也远远超过了我的期待。

太长写不完,下篇继续。

惠州巽寮湾

前几天单位去惠州巽(xun, 音同“讯”)寮湾开会,日程大概是头天中午到,下午海边/海上玩耍,第二天全天开会,第三天一早返回。

我之前听人提到过巽寮湾,说风景不错,所以充满了期待。报名头天下午的玩耍活动时有两个选项:游艇和潜水(scuba diving)。

我想象了一下碧海蓝天,烈日骄阳下在yacht上和一群衣冠楚楚的人举着饮料文雅地说笑着晒得满头油汗的场景,又想象了一下在清透的海水,五彩的珊瑚和热带鱼中穿梭的场景,果断选择了scuba diving。为此之后还做了一番关于水下相机套之类调查,差点一时热血上头去花几千买水下相机不提。

到惠州往酒店去的路上一路狂堵车,沿路看到破烂拥挤的房子道路和灰白的海天时是失望的,完全没有我幻想中的干净美好亮丽色彩。到了名字奇怪的海边酒店(海王子学习型酒店)入住时却被房间惊了一下: 是一间非常大的双床公寓式海景客房,一个卫生间的大小就和之前住过的不少酒店房间一样大了,装潢非常有特色,且房间外还有个极为宽阔的摆着茶几和两张休闲木躺椅的大海景阳台。以十分没有见过世面的土鳖我看来这房间简直豪华奢侈到家,差点以为是给领导的房间错发给了我,后来听说每个人房间都这样才一边更惊一边放下心来。

即使有如此奢华的条件,在十二楼阳台上面朝大海时还是再次失望了。虽然海风习习十分舒服,依然感觉这是我见过最寡淡和缺乏色彩的海景,从海到天一片白茫茫的啥也没有,让我对下午的scuba diving不禁期望大降。

到了下午集合时,发现去scuba diving的只有寥寥几人,除了我全是男的,不由更加想打退堂鼓,但一想到单位钱都出了,不去太浪费,还是咬牙上车了。等车摇摇晃晃开到了那个小海豚还是小鲸鱼潜水俱乐部门口,我心都凉了:只见一间破烂的小黑屋,门口挂着一排看起来脏兮兮滴着水的潜水服,不少颜色都褪掉了。两个黑瘦的哥们一边说“就在这换上潜水服,上船去岛那边啥都不能带(包括换的衣服),去了也没地方放”,一边说“把这个表填了” 然后塞过来一张免责声明之类的表。到拿潜水服给我时递过来一件颜色褪到发白,貌似变形的,看起来历经沧桑的潜水服。等我做了无数心理建设把它穿上身,发现十分宽松,从袖口到脚踝四面晃荡着透风,肚皮上如同沙皮狗的脸一般重叠着,然而负责的哥们说剩下的只有儿童款不够长,只有这件我能穿了。这时同事还在旁边一本正经地说:“I heard that if you need to pee in the sea, you pee directly in the wet suit.” 让我更想跳起来脱下这身猥琐的潜水服当作鞭子抽打周围一片人泄愤。但都到这来了,再缩了也太不值得!于是最终我还是硬着头皮脸色灰败地提着裤脚上小艇了。强颜欢笑地和众人在艇上坐了十来分钟,开到了一个岛边,似乎是一片围起来的海水浴场,沙滩上和潜水里到处是人,围观着艇上的潜水服傻x们。这里的海水依然看不出一点清透的迹象,至此我彻底对这次scuba diving死心了:什么美丽的珊瑚,鱼群……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虽然如此,既来之则安之,我还是认命地和大家一起跳到了水里,才发现这水可真冷啊!更忧伤的是由于潜水服各种宽松,衣服里迅速灌了一泡水,裤脚甚至顺着小腿微微地飘,飘,飘了上来,让我很快就成为了时尚的七分裤潜水服代言人。试着在海里游了一下,发现好难游,难以保持平衡,而且水即使只是挂在脸上,出水后不小心抿到一点,也咸到发苦,让人痛不欲生。

由于教练和装备都有限,只能排队轮流换上装备让教练带着潜十来分钟。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呼吸器的咬嘴被一个又一个人嚼在嘴里,只能自我安慰着:“海水里涮涮就消毒了!”

在我之前的一个年轻小弟弟不知道为什么练没两分钟教练就喊“下一个!” 等我问教练他怎么不潜时,教练只说:“他潜不了。有些人没法潜。” 让我一边好奇一边紧张,生怕自己也不能潜。结果教练简单地让我试了一下呼吸,交代了两句耳压平衡方法(捏鼻子鼓气),教了两个手势“OK”和“上去!”就带着我入水了。一开始我不确定是还在练习呼吸还是在下潜,水下实在挺浑浊的,啥也看不见,只能听到自己呼吸的声音和气泡咕噜噜,但很快就感觉到了耳膜疼痛。我试着不停捏鼻子鼓气,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耳朵依然疼着。但我觉得还可以忍受,就继续奋发地鼓气,或许是姿势不对漏气了,我鼓出了无数串气泡,整个人如同一个移动的吹泡泡机。最后觉得实在没用,我放开了鼻子,结果耳朵突然就不疼了@_@

在这过程中,我感觉到教练不时地把我往下按。就在我心里嘀咕着“啥也看不见潜啥水”时,仿佛奇迹一般,几乎是贴着我的脸的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白白软软的海葵(?就是那种触手状的东东,但是这些触手都短短胖胖的十分软萌)。然后教练往前方一指,我看见了一条彩色的小鱼,深蓝色的鱼身上印着花纹,明黄色的鱼鳍欢快地晃动着,和Finding Nemo里的Dory一模一样!

就在这一瞬间,之前所有的灰心失望不快折腾全换作了“值了!”两个字,几乎真地有种打开一扇新世界大门的感觉。

接下来大概也只有几分钟时间,可是对我是一段极为新奇难忘的经验:眼前不断出现一片又一片,一丛又一丛白色或粉色的海葵在海水中像在挥手般摇曳着,后来我胆子肥一点了就伸手摸了一下,软软QQ的和想象的差不多; 那种表面遍布洞洞的礁石(?)摸起来则非常滑腻,和看起来不太一样;一条又一条五彩斑斓的小鱼,有的好奇地绕着我的手指游,探出去想摸它就跑,等我缩回手它又游回来。说实话这水的能见度真不怎么旳,几乎要贴着礁石海底才能看到这些海葵小鱼;耳朵还疼了几次,中间还一度出现过耳鸣轰隆隆的(教练后来说可能是船的马达),但我满心欢喜,简直舍不得浮上去。

在水下某处时教练略停了一下,在沙里摸了个什么东西出来塞给我,我一看是个大大的带子(活的!)!必须拎上作纪念。他还一度指了个什么黑黑胖胖的长家伙给我看。我那时已经有种“天下英雄出我辈”的谜之豪情傻大胆,觉得教练指的像个海参,以为是也让我带上作纪念,就二话不说一把抓起。结果教练赶紧摆手让我放下,我只好又丢回去了。出水之后问教练,他说那是个海参,但不是能吃的那种。回程时他和另一个教练聊着时说某某有次带个小女孩下水,捞了一堆东西给她,被他训了一顿。我默默地想,不知道教练不让捞太多纪念品是因为要维护海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单纯为了下次带人下水时还有纪念品可捡?我挺希望是前者的。

我的纪念品(拿回酒店拍完照被我丢回酒店前的浅海里放生了,希望它还活着):


回来路上和教练聊了聊,才知道这几个教练没一个是本地人,有东北,广西,湖南……各地的。那个东北的小伙子对每个人都叫老板,意外的耐心隐忍。后来他坐在船头说,以后再也不想潜了,不想再下水了,想开个小店做点别的。去的路上我觉得这些人看着各种不靠谱,回来时觉得其实他们人都还挺好的。

回到酒店快6点了,阳台正对着海上落日。可惜唯一色彩明艳的鲜红落日拍不出颜色,而海天还是淡淡的。


等我洗了个头澡整理一番出来,大部分人已经下楼去吃饭了。我惦记着要把带子放生,冲到酒店前的沙滩去趟水把它丢回海里,结果看到了绝大部分人都错过的,这几天时间里唯一有美丽色彩的海边晚霞。



第二天从早到晚开了一整天会,让我憋闷到想随时从会议室冲出去一个倒栽葱跳进海里。这天开始收到n次短信警示台风“天鸽”将至,提醒注意防范。我并没太放在心上,毕竟海边台风警告似乎是三天两头的事。在开会间隙偷溜出去,发现海上有些风起云涌的迹象:


但很快就云散天开了


我还盼望着傍晚时能再次看到海上夕阳的艳丽景象,结果掰着指头算着时间钻出去,发现太阳与红霞已经踪迹全无了,但也别有一番宁静感。


至此还不大看得出台风的影响,只是晚上海风仿佛比昨天更大。我在阳台上站了很久看大海。终于渐渐体会到了住在这里临海凭风的美好,即使没有鲜亮的颜色,但眼前无限开阔,没有人来往打扰,没有闲杂琐事烦心,只有海风阵阵,浪涛声声,更令人心胸畅快舒爽。

可惜第二天一早就得走了。

第二天早上是被呼啸呜咽的风声唤醒的。到阳台上看外面风浪已经很大了,飘起了小雨,海里有仿佛是打碎的木桩随浪起伏着。



等吃完早饭checkout时,外面已经下起了瓢泼大雨, 让我们担心能不能按计划返回。最后还是决定趁台风未至惠州这边赶紧出发。一路上窗外景象在大雨中仿佛成了泼墨山水。


到深圳时雨已经停了,可是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次台风的严重性。随处可见被风刮断或连根拔起的树木,路边的铁垃圾桶们都被风卷到了路中间横着,共享单车都凄凉地成片倒着……在快速路上几次堵车都是因为两侧的树木被吹折断而堵路。好在最后还是安全地到家了。

刚到惠州时我想这地方不过如此,实在不值得再来。回头细想时又觉得还是有很多可以再次去体会的经历,吃的也好,海鲜各种美味。

下次也许还会再去海边,租个临海的房子多住几天,好好欣赏海边的朝阳落日和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