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巽寮湾

前几天单位去惠州巽(xun, 音同“讯”)寮湾开会,日程大概是头天中午到,下午海边/海上玩耍,第二天全天开会,第三天一早返回。

我之前听人提到过巽寮湾,说风景不错,所以充满了期待。报名头天下午的玩耍活动时有两个选项:游艇和潜水(scuba diving)。

我想象了一下碧海蓝天,烈日骄阳下在yacht上和一群衣冠楚楚的人举着饮料文雅地说笑着晒得满头油汗的场景,又想象了一下在清透的海水,五彩的珊瑚和热带鱼中穿梭的场景,果断选择了scuba diving。为此之后还做了一番关于水下相机套之类调查,差点一时热血上头去花几千买水下相机不提。

到惠州往酒店去的路上一路狂堵车,沿路看到破烂拥挤的房子道路和灰白的海天时是失望的,完全没有我幻想中的干净美好亮丽色彩。到了名字奇怪的海边酒店(海王子学习型酒店)入住时却被房间惊了一下: 是一间非常大的双床公寓式海景客房,一个卫生间的大小就和之前住过的不少酒店房间一样大了,装潢非常有特色,且房间外还有个极为宽阔的摆着茶几和两张休闲木躺椅的大海景阳台。以十分没有见过世面的土鳖我看来这房间简直豪华奢侈到家,差点以为是给领导的房间错发给了我,后来听说每个人房间都这样才一边更惊一边放下心来。

即使有如此奢华的条件,在十二楼阳台上面朝大海时还是再次失望了。虽然海风习习十分舒服,依然感觉这是我见过最寡淡和缺乏色彩的海景,从海到天一片白茫茫的啥也没有,让我对下午的scuba diving不禁期望大降。

到了下午集合时,发现去scuba diving的只有寥寥几人,除了我全是男的,不由更加想打退堂鼓,但一想到单位钱都出了,不去太浪费,还是咬牙上车了。等车摇摇晃晃开到了那个小海豚还是小鲸鱼潜水俱乐部门口,我心都凉了:只见一间破烂的小黑屋,门口挂着一排看起来脏兮兮滴着水的潜水服,不少颜色都褪掉了。两个黑瘦的哥们一边说“就在这换上潜水服,上船去岛那边啥都不能带(包括换的衣服),去了也没地方放”,一边说“把这个表填了” 然后塞过来一张免责声明之类的表。到拿潜水服给我时递过来一件颜色褪到发白,貌似变形的,看起来历经沧桑的潜水服。等我做了无数心理建设把它穿上身,发现十分宽松,从袖口到脚踝四面晃荡着透风,肚皮上如同沙皮狗的脸一般重叠着,然而负责的哥们说剩下的只有儿童款不够长,只有这件我能穿了。这时同事还在旁边一本正经地说:“I heard that if you need to pee in the sea, you pee directly in the wet suit.” 让我更想跳起来脱下这身猥琐的潜水服当作鞭子抽打周围一片人泄愤。但都到这来了,再缩了也太不值得!于是最终我还是硬着头皮脸色灰败地提着裤脚上小艇了。强颜欢笑地和众人在艇上坐了十来分钟,开到了一个岛边,似乎是一片围起来的海水浴场,沙滩上和潜水里到处是人,围观着艇上的潜水服傻x们。这里的海水依然看不出一点清透的迹象,至此我彻底对这次scuba diving死心了:什么美丽的珊瑚,鱼群……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虽然如此,既来之则安之,我还是认命地和大家一起跳到了水里,才发现这水可真冷啊!更忧伤的是由于潜水服各种宽松,衣服里迅速灌了一泡水,裤脚甚至顺着小腿微微地飘,飘,飘了上来,让我很快就成为了时尚的七分裤潜水服代言人。试着在海里游了一下,发现好难游,难以保持平衡,而且水即使只是挂在脸上,出水后不小心抿到一点,也咸到发苦,让人痛不欲生。

由于教练和装备都有限,只能排队轮流换上装备让教练带着潜十来分钟。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呼吸器的咬嘴被一个又一个人嚼在嘴里,只能自我安慰着:“海水里涮涮就消毒了!”

在我之前的一个年轻小弟弟不知道为什么练没两分钟教练就喊“下一个!” 等我问教练他怎么不潜时,教练只说:“他潜不了。有些人没法潜。” 让我一边好奇一边紧张,生怕自己也不能潜。结果教练简单地让我试了一下呼吸,交代了两句耳压平衡方法(捏鼻子鼓气),教了两个手势“OK”和“上去!”就带着我入水了。一开始我不确定是还在练习呼吸还是在下潜,水下实在挺浑浊的,啥也看不见,只能听到自己呼吸的声音和气泡咕噜噜,但很快就感觉到了耳膜疼痛。我试着不停捏鼻子鼓气,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耳朵依然疼着。但我觉得还可以忍受,就继续奋发地鼓气,或许是姿势不对漏气了,我鼓出了无数串气泡,整个人如同一个移动的吹泡泡机。最后觉得实在没用,我放开了鼻子,结果耳朵突然就不疼了@_@

在这过程中,我感觉到教练不时地把我往下按。就在我心里嘀咕着“啥也看不见潜啥水”时,仿佛奇迹一般,几乎是贴着我的脸的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白白软软的海葵(?就是那种触手状的东东,但是这些触手都短短胖胖的十分软萌)。然后教练往前方一指,我看见了一条彩色的小鱼,深蓝色的鱼身上印着花纹,明黄色的鱼鳍欢快地晃动着,和Finding Nemo里的Dory一模一样!

就在这一瞬间,之前所有的灰心失望不快折腾全换作了“值了!”两个字,几乎真地有种打开一扇新世界大门的感觉。

接下来大概也只有几分钟时间,可是对我是一段极为新奇难忘的经验:眼前不断出现一片又一片,一丛又一丛白色或粉色的海葵在海水中像在挥手般摇曳着,后来我胆子肥一点了就伸手摸了一下,软软QQ的和想象的差不多; 那种表面遍布洞洞的礁石(?)摸起来则非常滑腻,和看起来不太一样;一条又一条五彩斑斓的小鱼,有的好奇地绕着我的手指游,探出去想摸它就跑,等我缩回手它又游回来。说实话这水的能见度真不怎么旳,几乎要贴着礁石海底才能看到这些海葵小鱼;耳朵还疼了几次,中间还一度出现过耳鸣轰隆隆的(教练后来说可能是船的马达),但我满心欢喜,简直舍不得浮上去。

在水下某处时教练略停了一下,在沙里摸了个什么东西出来塞给我,我一看是个大大的带子(活的!)!必须拎上作纪念。他还一度指了个什么黑黑胖胖的长家伙给我看。我那时已经有种“天下英雄出我辈”的谜之豪情傻大胆,觉得教练指的像个海参,以为是也让我带上作纪念,就二话不说一把抓起。结果教练赶紧摆手让我放下,我只好又丢回去了。出水之后问教练,他说那是个海参,但不是能吃的那种。回程时他和另一个教练聊着时说某某有次带个小女孩下水,捞了一堆东西给她,被他训了一顿。我默默地想,不知道教练不让捞太多纪念品是因为要维护海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单纯为了下次带人下水时还有纪念品可捡?我挺希望是前者的。

我的纪念品(拿回酒店拍完照被我丢回酒店前的浅海里放生了,希望它还活着):


回来路上和教练聊了聊,才知道这几个教练没一个是本地人,有东北,广西,湖南……各地的。那个东北的小伙子对每个人都叫老板,意外的耐心隐忍。后来他坐在船头说,以后再也不想潜了,不想再下水了,想开个小店做点别的。去的路上我觉得这些人看着各种不靠谱,回来时觉得其实他们人都还挺好的。

回到酒店快6点了,阳台正对着海上落日。可惜唯一色彩明艳的鲜红落日拍不出颜色,而海天还是淡淡的。


等我洗了个头澡整理一番出来,大部分人已经下楼去吃饭了。我惦记着要把带子放生,冲到酒店前的沙滩去趟水把它丢回海里,结果看到了绝大部分人都错过的,这几天时间里唯一有美丽色彩的海边晚霞。



第二天从早到晚开了一整天会,让我憋闷到想随时从会议室冲出去一个倒栽葱跳进海里。这天开始收到n次短信警示台风“天鸽”将至,提醒注意防范。我并没太放在心上,毕竟海边台风警告似乎是三天两头的事。在开会间隙偷溜出去,发现海上有些风起云涌的迹象:


但很快就云散天开了


我还盼望着傍晚时能再次看到海上夕阳的艳丽景象,结果掰着指头算着时间钻出去,发现太阳与红霞已经踪迹全无了,但也别有一番宁静感。


至此还不大看得出台风的影响,只是晚上海风仿佛比昨天更大。我在阳台上站了很久看大海。终于渐渐体会到了住在这里临海凭风的美好,即使没有鲜亮的颜色,但眼前无限开阔,没有人来往打扰,没有闲杂琐事烦心,只有海风阵阵,浪涛声声,更令人心胸畅快舒爽。

可惜第二天一早就得走了。

第二天早上是被呼啸呜咽的风声唤醒的。到阳台上看外面风浪已经很大了,飘起了小雨,海里有仿佛是打碎的木桩随浪起伏着。



等吃完早饭checkout时,外面已经下起了瓢泼大雨, 让我们担心能不能按计划返回。最后还是决定趁台风未至惠州这边赶紧出发。一路上窗外景象在大雨中仿佛成了泼墨山水。


到深圳时雨已经停了,可是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次台风的严重性。随处可见被风刮断或连根拔起的树木,路边的铁垃圾桶们都被风卷到了路中间横着,共享单车都凄凉地成片倒着……在快速路上几次堵车都是因为两侧的树木被吹折断而堵路。好在最后还是安全地到家了。

刚到惠州时我想这地方不过如此,实在不值得再来。回头细想时又觉得还是有很多可以再次去体会的经历,吃的也好,海鲜各种美味。

下次也许还会再去海边,租个临海的房子多住几天,好好欣赏海边的朝阳落日和晚风。

1 comment to 惠州巽寮湾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