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粗暴的葱香肉松蛋糕(饼)

参考这个:

【香葱肉松磅蛋糕|免打发超简单,咸口越嚼越香!】

真的非常简易,而且是咸口的。还可以完全不放糖和油(虽然放点油可能会口感更好),用全麦粉做,一副很健康的样子。

我没有长方蛋糕的模具,就用7寸圆模做的,因此扁扁的像个饼。

但是刚才全家试吃后证实了这是个味道不错的饼,颇有风味和葱香味。

原料和步骤都比较好整。

我的材料:

  • 约80g中筋面粉+约50g全麦粉(比例可以随意或全部只用一种粉);
  • 约10g糖(成品有稍稍的甜味,感觉不放也行);
  • 约2g盐(不宜过多,可通过肉松调味);
  • 约3g baking powder;
  • 一撮(1-2g)baking soda(其实我不知道为啥要放,为此还自行加了几滴斥巨资购买的柠檬汁,但感觉不放也无妨);
  • 一些葱姜蒜粉(原配方没有,但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撒了一把);
  • 两个鸡蛋;
  • 约125g牛奶(多少一丁点无妨);
  • 几滴柠檬汁(自己加的,想是不是可以和小苏打作用增加发泡并且中和碱味,最后感觉对发泡没啥帮助);
  • 一些肉松(多放点没坏处);
  • 一把葱花。

步骤:

我依然是习惯性地把所有干、湿料分别混合均匀后,把液体倒入干料轻轻翻拌至无干粉糊状,然后倒入肉松和葱花再拌拌,倒入模具。

用烤箱的话,有额外葱花、肉松的话还可以撒点在表面。我用空气炸锅怕面上烤糊就没撒。

空气炸锅预热到180度,烤30-35分钟;中途大概一半时间是用锡纸盖着的以免表面烤太厉害。

出炉后特别香~ 晾凉后切块,味道还不错。如果用长方蛋糕容器或吐司模,面糊更厚可能心子会更moist。

整体来说算是非常简单不费脑的配方,而且配料调味应该还可以自己调整,比如放海苔芝麻什么的。以后可以多做做。

下次做的话,会考虑尝试继续减糖(可能还是会稍微放一点让口味略丰富点),加点食用油,去掉小苏打和柠檬汁。

Blueberry muffin 蓝莓小蛋糕

昨天麻麻买了蓝莓,激发了我有段时间不见的空气炸锅创作欲。

于是烤了点蓝莓muffin。

配方结合了下面两个、以及自行挥洒和手抖。

https://www.inspiredtaste.net/18982/our-favorite-easy-blueberry-muffin-recipe/#itr-recipe-18982

https://www.ricardocuisine.com/en/recipes/5346-blueberry-muffins

其实大部分最简易的蓝莓muffin recipe都类似第一个,但是我觉得有点无趣,而且我没有vanilla extract呀。

想用多点红糖增加香气,想加点oats让口感更松散(也勉强更健康?),于是也参考了第二个recipe。

通常我放的糖量约是米国配方的1/2甚至1/3。但这次的蓝莓有点酸,我主要放的又是红糖没那么甜,就只减了不到1/2糖量。烤完蓝莓确实比较酸,但蛋糕着实是够甜了,感觉再减10-15克糖也无妨。

面粉量我主要参考第一个配方,指望着能烤出10个小muffin,不料最后只烤出8个。

除了表面深了点,爆浆蓝莓看相总是有点诱人的(吧?)。

配方(根据印象和大致记忆):

  • 约170g (中筋)面粉;
  • 约35克快煮燕麦片;
  • 65g红糖+20克细砂糖(后来感觉都用红糖就够了);
  • 2 tsp(约6g) baking powder;
  • 1/4 tsp (约1g)盐;
  • 一个大鸡蛋;
  • 1/3 cup 无味食用油(实际上我因为拿错了量杯放了1/2 cup,感觉也没太油);
  • 约80克酸奶(我随手倒了大概1/4-1/3杯燕塘老广州酸奶——此酸奶颇甜);
  • 约1/4 cup 牛奶(可根据面糊干稀程度调节);
  • 一汤匙蜂蜜(怕甜度不够且为了增加香气补的——家里的这种蜂蜜花香挺浓);
  • 约125g 新鲜蓝莓(根据自己有的量调节,也可换成冷冻蓝莓)。

做法:

所有干料混合均匀;所有湿料(包括蜂蜜)搅拌均匀后倒入干料,小心拌至看不见干粉。面糊不应太稀。不要overmix。然后倒入蓝莓翻拌。

把拌好的面糊分装进小蛋糕模,上面的量正好装8个硅胶cupcake模(最好垫上纸杯烤,之后会比较好洗模具)。

空气炸锅预热至180度后把模具放入,烤20-25分钟,至牙签插入不会带出稀糊为止。10来分钟时抽出来检视一下,如果表面颜色太深就盖上锡纸烤。

出炉后表面被烤的有点酥,但下面非常柔软,而且香喷喷的。

吃了一个,感觉酸甜基本合宜(主要是蓝莓有些酸平衡正好),蓝莓不多的话再少点糖可能也可以。

Savory Cheese Muffins 蒜香咸奶酪蛋糕

这几天脑子里总被巧克力可可粉点心之类的纠缠,今天决定烤点不同的,顺便把家里放了n久的cheese尽量给用了。

找到这个方子:

https://www.recipetineats.com/cheese-garlic-muffins

时间短又便捷,除了我没有cheddar cheese和sour cream —— 但是我有Romano和morzarella,以及那种早餐用的杂牌切片再制奶酪,还有甜甜的老广州酸奶呀~

(我甚至在自己都不记得的时候买了dried parsley和dried basil!)

Romano的咸味和刺激性气味,混合完全bland的mozarella的柔软拉丝,加上再制奶酪的easy melting,简直完美~

出炉照: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材料修正后的方子,做出7个不大的muffin(我的空气炸锅只放得下5个,所以还是分两批烤的,后悔没干脆多做点):

材料

  • 30克黄油(本来想放25克的,手抖放多了)用于刷模具和蛋糕表面;
  • 3-4瓣蒜(两瓣用于混合黄油用,两瓣用于混入面糊);
  • 100-110克grated cheese(我用了80克Romano,约18克切片再制奶酪,约10克morzarella);

干料:

  • 155克面粉;
  • 3/4 tsp baking powder;
  • 1/4 tsp baking soda;
  • 一撮盐(基本可不放,因为cheese很咸);

湿料:

  • 一个鸡蛋;
  • 1/6 cup食用油(我手抖放了1/4cup,外加黄油也放多了,热蛋糕就显得异常moist…);
  • 1/4 cup 稀酸奶(本来按比例应该是1/8 plain yogurt或sour cream,为了增加moisture和中和baking soda,我只有甜稀酸奶,就随缘了);
  • 1/4 cup牛奶;
  • 1/4 tsp dried parsley;
  • 1/8 tsp dried basil;
  • 前面的蒜蓉分一半到这里(约2瓣)。

做法

烤箱预热180度(空气炸锅可以不用提前太久预热,而且170度应该就够了)。

干、湿料分别在不同碗里混匀后,将湿料倒入干料,拌至刚刚好、基本看不见干粉(原配方精确地说“mix 8 times”),加入cheese轻轻拌几下至均匀 —— 总之就是不要过度搅拌,否则烤出来会太光滑结实。

黄油和另一半蒜蓉放微波炉里融化后,连同蒜蓉大量刷入模具,剩余少许最后烤出来刷表面用。

将面糊(疙疙瘩瘩没关系)分装入模具,放进预热好的空气炸锅/烤箱烤约20-22分钟。如果用小空气炸锅,在12-15分钟时可以检视一下:如果表面已经金黄,为避免面上烤焦,最好在面上盖上锡纸。

出炉后将剩余的黄油刷到蛋糕表面以便保持柔软。

刚烤出来表面是酥脆的,掰开内心非常柔软喷香:

说实话这个跟之前的葱香biscuit味道颇类似,就是可能更软点吧。用植物油做的面糊,估计保存起来会更松软点。

Moist double chocolate cake/muffin 及可可粉知识

用普通食用油做的巧克力蛋糕,方子大致参考这个:

【没别的,就好吃一点儿罢了-哔哩哔哩】

和这个

https://sugarspunrun.com/double-chocolate-muffins/#recipe

类似后面的muffin和chocolate cupcake方子还有一些,基本都同时用了baking powder和baking soda+sour cream/greek yogurt或其它酸性物质中和baking soda。

但是当时我既没有sour cream也没有yogurt,就省了这两样,基本follow第一个视频里只用baking powder来发泡,最终感觉效果也挺好。

另外没有baking chocolate,就拿普通的54%-70%黑巧克力(家里各有一些,因此混用)搅碎了拌进面糊,感觉也没有啥影响。

因为是上周做的,很多细节记不清了,以下是大致印象:

Ingredients(7寸圆模可烤出约一寸半厚蛋糕):

  • 约65-70克面粉(用的约11%蛋白质含量的普通中筋粉);
  • 约20克玉米淀粉;
  • 约45克可可粉;
  • 一个蛋;
  • 约100克牛奶;
  • 约50克食用油;
  • 约6克泡打粉;
  • 约38克糖(因我用的可可粉里含糖,所以比原配方糖量减了一些);
  • 一小撮盐;
  • 约60克黑巧克力剁碎/搅碎。

步骤:

油、糖、牛奶、鸡蛋搅拌均匀;另将各种粉类混合后筛入牛奶混合液中,翻拌至刚好融合好(一定不要过度搅拌),然后倒入碎巧克力拌匀。

空气炸锅预热到180度,将蛋糕糊放进去烤大概(我忘了)15-25分钟吧,总之表面按着能回弹或牙签戳下去没挂稀糊应该就够了。

成品味道还不错,并且可以自我欺骗没放黄油所以比brownie要,呃,清淡:

P.s.

因为之前买的星巴克可可粉快用完了,想买新可可粉时被好时的natural unsweetened和extra dark cocoa powder整得有点昏,就去查了一下两者区别。

原来好时的extra dark实际上就是alikalized(碱化)cocoa powder,又名dutch processed cocoa powder —— 主要因为碱化处理的发明者是荷兰人Van Houten父子:

他们发现天然可可豆经碳酸钾溶液处理(浸洗?)后,其中的酸性被中和,因此磨成粉后颜色更深,而去除了酸味的口感,可可香气也更加醇厚浓郁(虽然营养成分有所流失,比如抗氧化剂黄酮醇下降了)。

所以在烘焙时,natural cocoa powder由于其天然酸性,一般更适用于有baking soda的配方中;而碱化可可粉由于已经被中和了酸性,一般更适用于只有baking powder的配方中。

虽然natural cocoa powder的口感不太适合那些直接撒可可粉在表面装饰点缀的甜点,但用于baking时它可以替代大部分需要碱化可可粉的配方。而碱化可可粉由于起不到中和碱性的作用,一般则比较难以替代那些需要natural cocoa powder的烘焙配方。

所以十分不严格地说,natural cocoa powder可能更偏“baking cocoa powder”(尤其各种“美式”烘焙配方),而碱化可可粉更适用于冲饮之类。

有很多讲烘焙时如何根据不同可可粉调整配方的文章,比如:

https://joythebaker.com/2013/10/baking-101-natural-vs-dutch-processed-cocoa-powder/

https://www.kingarthurbaking.com/blog/2020/07/15/dutch-process-vs-natural-cocoa

空气炸锅版全麦果仁奶酪夹心欧包和fudgy brownie

下午本来泡了黑米打算晚上再来蒸点黑米馒头之类的,但是又总觉得搞点啥新鲜的才好。

搜了一圈之后,只看到b站上有种黑米奶酪馅面包有点意思,是把黑米泡发好蒸熟后用炼乳调味,同时也把cream cheese软化加糖调匀,面包揉好后用奶油奶酪和黑米两层叠加做馅。

但是视频很少,配方不清楚,而且大多是用现成的切片面包夹心做黑米奶酪三明治的。

我找来找去突然意识到反正不就是个夹心面包吗?整个软欧包把黑米和奶酪当馅一包不就完了~

于是研究了几个做欧包的视频,用料参差不齐。我总结了一下,决定大致用面粉和液体重量约3:2或放更多液体,面粉比糖约15-20:1,面粉比酵母约100:1(或多放点酵母),面粉比(黄)油约20:1来,外加一撮盐来。

后来看到有人说盐要基本揉好加酵母的面团后再放,避免直接和酵母放一起。但我做的时候没顾上,好像也没影响发酵。此外有时看到先放油,有时看到后放油的,我也没搞清楚什么区别……总之就按印象里最常见的方法和面了。

等发酵的时候,突然觉得甜的黑米和甜的奶酪夹心会不会有点腻?并且蒸黑米加炼乳等放凉好花时间啊,不如就把黑米丢开,搞个果仁奶酪面包好了~

综合家里这个空气炸锅(3.5L)的容量,外加手抖/心算错误等因素(-__-b),我的最后配方如下(面团偏湿不太好揉,但湿面团烤出的效果很好):

面包皮:

  • 约135克中筋面粉;
  • 约65克全麦面粉;
  • 约128克牛奶(因为忘了鸡蛋也算液体,下次大概放105克就差不多了);
  • 一个小鸡蛋(约50来克);
  • 约12克糖;
  • 约3克酵母粉(我怕酵母粉开了太久快失效了所以放得比较多);
  • 1-2克盐;
  • 软化的黄油约10克(我切多了点,不过对味道大概没影响,只是肥了点)。

内馅:

  • cream cheese约120克(不小心切多了,100克出头可能就够了);
  • 5-10克糖(可以先加一点调匀尝尝酸甜度,再根据口味添加);
  • 各种提前烘过的果仁,搅碎点备用(不要太多,40克左右?)。

做法:

面粉、全麦粉、糖、酵母、盐(据说盐该后放)混合均匀后,加入一个鸡蛋和稍微温一下的牛奶……接下来通常的说法是“搅拌成面絮状,然后下手揉成团,面团松弛15分钟后揉光滑或者至延展阶段blahblah再揉进黄油blahblah至出手套膜”。

但我很快意识到面团实在太黏湿,只能用硅胶刮刀吃力地各种翻铲着撕扯……

面对难题,我毫不犹豫地妥协了:随便整,最后尽力揉光滑了能到啥地步就到啥地步吧~

用硅胶铲吃力地翻了几下发现铲子都快粘住拔不出来了以后,我果断抛开面团让它rest了15分钟,回来后发现好撕扯了一点。但面盆里实在太黏糊依然不好翻揉,于是我开始大量往案板上撒粉、往手上、面团上拍粉,把面团扯到案板上干活了。

但是面团还是太湿,每揉一下就要重新拍个粉,基本没法搓揉,我索性就不等什么厚膜啊延展的,直接把黄油加进面团了。

加了黄油以后,面团立刻光溜了不少,总算不至于每一下都会糊住案板和手了!

这下终于可以开始进行摔打式揉面了~不得不说这个过程还挺解压的,但是连甩带摔了10来分钟后,面团虽然柔软光滑了不少,撑出来的“膜”却着实离“薄”还有些距离,而我已经失去了耐心,暗自盘算着买个厨师机摆哪的问题了。

又摔了几分钟以后我决定,管它薄膜厚膜,发酵好就是好面包!就这么着吧!

于是拍点油盖上面团开始发酵。

这个地方我(可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如果要让果仁在面包里均匀分布,可能需要发酵前揉面时就把切得尽量碎的果仁揉进去,并且不能放太多果仁,否则面团会到处支棱角;但我不仅准备了太多未切足够碎的果仁,也没有在发酵前就把果仁均匀混入面团。

在面团发酵期间,我把奶油奶酪和糖搅拌成了光滑的软糊糊备用。

等面团发酵好取出后拌入果仁时,我才决定要把果仁和面团均匀揉到一起,然后把奶酪馅包进去。

但此时我才发现果仁实在太多也太大块了,现在也很难和面团很好的融合起来,只好硬着头皮把这个到处支棱的大面团尽量揉圆压扁分成4个到处支棱的小面团,然后把剩下的果仁和奶酪馅拌在一起。

让小面团们又松弛了15分钟后,我尝试着擀开小面团们然后用各种方法包进奶油馅,比如擀成牛舌状、把奶酪馅平铺在上面后卷起来捏紧边缘,或者擀成圆形或方形直接放一坨奶酪馅上去后捏成三角形或椭圆形……

但是总之就是很难包紧、封不住口:因为擀薄的(且延展性还不够的)面皮被嵌在其中的果仁顶出各种洞,而奶酪馅又太多,捏边缘时各种挤出渗漏。

然而我本着“第一次做嘛,差不多就行”的佛系心态,漏了就从别处揪点面过来捏捏,还是把四个形状各异的面包捏出来了,开心!

这一激动,我就又往前跳了一步,在二次发酵之前就往面包顶上撒了装饰用的面粉,并且拿个刀片割了花纹 —— 这些本应该是在二次发酵结束后、即将开烤前才做的最后一步 —— 因此当约45分钟后面包胚二次发起来时,我提前撒在表面的干面粉有部分已经被面胚吸收了,而割的花纹也有些变形了。

3.5L空气炸锅一次只能摆下两个面包胚,所以在烤前两个的时候只好把后两个面包胚放冰箱冷藏以防过度发酵。

烤的时间有点出乎我意料的短:空气炸锅预热到180度后,放在架起的锡纸上,正面烤10-12分钟,反面再烤5分钟左右就足够了。

烤的过程中有两个没包严的面包果然露馅了,不过最后出炉时我还是挺开心的~麦香扑鼻,而且面上硬硬脆脆的,掰开里面很软。

看相不细究的话,还真有那味儿了有木有~

*************** 布朗尼分隔线 ***************

话说我昨天还做了一次相当fudgy的核桃仁brownie,深受爹妈赞赏和喜爱。

前几次做brownie干粉加得比较多,烤的也久了点,有点像偏干的蛋糕,所以这次做了轻微的调整(guide line大概就是让油脂更多粉料更少,烤短点时间 —— 不想多放油就多放点巧克力,因为巧克力它基本就是油……)。

具体用量(下次可以考虑scale up,下面这个配料可以烤出约2.5cm厚,直径7英寸的brownie;昨天烤的,今天就吃完了):

  • 约52克巧克力(这次用了家里剩下的64%和55%的巧克力各一部分);
  • 约60克出头黄油(或无味植物油);
  • 约40克糖;
  • 一个鸡蛋(常温);
  • 约40克面粉;
  • 一大汤匙可可粉(我的是含糖的,所以另加40克白糖足够甜了);
  • 一点(约1/2 tsp)速溶咖啡粉;
  • 一小撮盐;
  • 40-50克预先烘烤过的核桃仁,切碎(核桃仁很关键,否则光fudge太甜腻)。

做法还是很通常的隔水加热黄油和巧克力,调匀后加入白糖搅拌至融化无颗粒,再加入鸡蛋搅匀,然后筛入混合好的干粉,搅成光滑、略有流动性的糊糊,拌入核桃仁后,倒进垫了油纸的7寸深盘里。

空气炸锅预热到180度后,烤10-12分钟就够了。不放心的话,插个筷子进去,基本没有带出湿的粘黏就好了。

成品:

真的很好吃……简单易做,强烈推荐。

Romano cheese scones & 南瓜糯米糕

上次去超市,没买到想要的cream cheese和cheddar甚至parmesan这类我习惯用的大众cheese,贼不甘心之下买了一块Romano cheese回来。

说实话我对这个cheese的味道一无所知,不过觉得挺眼熟的以前在米国也常见,而且硬硬的,觉得总能grate一下随便掺和做点啥吧。回来一查,说有时可以和parmesan替换了用,更加放心不少。

今天又想烤咸味的biscuit或者scone了。记得上次做奶酪biscuit因为没cheddar而用的mozzarella cheese,结果基本吃不出奶酪味,这次用Romano cheese应该会提味些?

保险起见,我还是搜了一下用Romano cheese baking的recipe,发现挺少的……这个cheese好像主要是用来做菜的@@

不过正好看到一个King Arther面粉自己的recipe,评价还不错,看了一下是标准的scone配方,除了撒胡椒和用Romano cheese外没啥特异处,就参考着配合手头有的材料做了。

原配方在此:

Cacio e Pepe (Cheese and Pepper) Scones

我本来不知道为什么要放黑胡椒,等拆开Romano cheese才发现这个cheese气味挺重的,而且比Parmesan更浓厚、更捂久了熏人的感觉。所以我不仅放了黑胡椒粉,还大量挥洒了葱姜蒜粉,试图用herb辛香中和一下那种闷闷的奶酪臭。感觉如果有新鲜小葱、洋葱或香菜啊欧芹之类剁碎了拌一下应该也不错。

我的配方(应该不用太精准):

  • 约180克(中筋)面粉;
  • 约70克黄油;
  • 3-4g泡打粉(大概1/2 tbsp,因为手抖撒了,最后放了5克,似乎也影响不大吃不出来);
  • 约12克白糖;
  • 一点点(大概1/4-1/2 tsp)盐(因为奶酪本身咸,所以不用放太多);
  • 一些黑胡椒粉;
  • 一些葱姜蒜粉;
  • 约80克grated Romano cheese;
  • 两个小鸡蛋(按比例大概一个大鸡蛋就够了。我用两个蛋液体较多,就少放了牛奶,并且留了一点蛋液刷scone表面);
  • 牛奶适量(按和面干稀程度调整,我放的蛋液较多,牛奶可能就倒了3-40克);

做法:

一般第一步是用微软化的黄油和干粉类混合物搓成细砂状,但我买的假黄油压根软化不了,索性切小片冷冻了拿出来掰碎后和面粉、糖、盐、泡打粉、胡椒粉及葱姜蒜粉的混合物一起放搅拌机(就那种切蒜末的)里搅碎成细砂状,即使还有一些小米粒黄油也没关系。

然后加入grated cheese混合均匀,再拌入蛋液和牛奶,稍稍用刮刀之类揉压混合成团即可,我今天混合出来的是非常粘的面团。接下来做scone的话,可轻微按压折叠整形后切块(2.5cm左右),做biscuit则可以直接用冰淇淋勺之类舀成一坨坨的放油纸上。(我用塑料切刀翻压了几下,实在懒得整形什么的,就随手连切带舀带撕扯地分成5小4大共9托坨烤的,最后出乎意料看着形状还挺正常的。)

进炸锅前坨坨们表面刷上蛋液。

空气炸锅预热到200c,放进去正面烤10-12分钟至金黄上色,再翻过来烤5-7分钟。各个空气炸锅加热和温度稳定性不同,需要自己轻微调整。

据上面链接的说明,烤之前最好把分切好的面团(不用盖着)放进冰箱冻半小时,一方面rest面团让质地更松软之后也能发更高,另一方面冷冻fat后烤出来口感会更酥松;而如果有做多了的面团,也可以直接包好冷冻,一个月内都可以用~

我今天用的空气炸锅较小,所以分两批烤的;前一批5个烤的时候后一批的4个就放进冷冻层,大概冻了20分钟,最后烤出来好像确实后一批高度更高(虽然它们本来也更大坨)。

总之今天烤的效果挺好,出炉时非常香,而且表面金黄酥脆,掰开很moist,我觉得挺成功的~

昨天特意买了粘米粉想和糯米粉混合做小时候吃的红糖蒸米糕,结果过筛了一半我就手酸了,筛出来的那一半米粉还因为米糕在模子里压得太实、蒸的时候又被滴水糊了,着实不太好吃。

剩下的一半米粉没地方用,正好家里有南瓜,索性就蒸了个压成泥加糖,和这些粉一起搅成糊做南瓜糕。然而南瓜太多,蒸出来又太水汪汪,调出的面糊即使又加了一堆粉也超级稀,我本来幻想的用月饼模压是指望不上了,只好倒进小硅胶模里蒸了15分钟。

最后虽然味道还行,但是极其黏糊,没法脱模。直到冷藏一天后,我才终于勉强地把它们从模具里磕磕绊绊撕出来。

呃,远看还是可以的嘛!

明天要做绿豆糕哼哼哼,新买的美貌月饼模具必须用起来!

不美貌面点

前一阵子照着b站小高姐的方子做了个蒜蓉(肉馅)面包。

【【小高姐】蒜香浓郁 造型优美 不用揉出手膜的面包】

她做得超漂亮,我竭尽全力也只能做出一个6分像的,主要是后来花纹都随着面皮粘在一起而模糊了,二次发酵后和烘烤后花纹更是肿没了;外加空气炸锅还是上方火力太猛,且为了烤透烤的时间也有点长,蒜蓉都糊了555……不过还是几乎达到了我多年(?)烘焙艺术美貌的高峰:

但是发现爹妈还是觉得烘烤的油盐烟火太重,更偏好清淡些的。

所以接下来几天我随意发挥,根据自己多日来对于面点的研究心得,做了几次蒸的面点,深受老妈欢迎。

这些面点基本都是介于花式馒头/发糕/蒸面包之间的,做法大同小异,比如黑芝麻粉葡萄干蒸糕或者玉米面蔓越莓发糕之类,本身味道很淡,靠果干之类调味。

具体来说,就是黑芝麻糊粉(我用的家里剩的一点五谷磨坊的)或玉米面之类粉和面粉混合(比例随意),想质地细腻一点的可以筛一下再加点糯米粉,加酵母、鸡蛋、牛奶、一点油(也可不加),少量糖,一撮盐(可不加)调成面糊(做馒头就和成面团揉面,偷懒就调成不要太稀的面糊做发糕)后盖上发酵,发到两倍大后搅入果干,然后装入容器,冷水上锅(也可再发一下后再上锅),水开后中大火再蒸25-30分钟(根据面糊的量和干稀程度调整),蒸的时候最好用保鲜膜之类盖住防滴水;最后可以闷几分钟也可以不闷,不过拿出来后尽快取掉保鲜膜之类取出,以免水汽凝结回缩。

这是玉米面蔓越莓发糕,颜色还挺好看的:

昨天突然想起冰箱里有大量即将过期的巧克力,所以用空气炸锅烤了一个brownie。

这么一对比才再次意识到这真是甜点啊,高糖高油得一塌糊涂!

但是也确实还是挺好吃的,而且简单不耗时,所以……心安理得地从了吧。

Brownie做法细节可变化处还是挺多的,但是巧克力味道好的我感觉成品味道不会有巨大差别,所以可以参考这个比较基本的方子:

【空气炸锅也能做布朗尼!!只需搅拌搅拌,外脆里嫩,新手零失误!】

原始配方(6寸圆蛋糕模适用):

  • 40克巧克力;
  • 65克黄油;
  • 幼砂糖50克;
  • 一个鸡蛋(常温);
  • 35克面粉(面粉加多了就会不那么fudgy,变成蛋糕);
  • 45克预先烘烤过的核桃仁。

我用的巧克力(64%黑巧克力)多了几克,所以其他各项也都加了一点点(鸡蛋和糖除外)。

为了巧克力味更浓,我加了一撮速溶咖啡;然后还加了几大勺星巴克的可可粉。

因为这个可可粉本身含糖,我减少了砂糖分量到43克。此外还加了一咪咪撮盐。

最后烤出来我感觉甜味正合适,不淡不腻,配合核桃仁尤其好。

做法:

隔水加热融化混合黄油和巧克力,然后加入鸡蛋、糖,搅匀,筛入面粉、可可粉和盐,搅拌至均匀光滑糊状,拌入烤过的核桃仁(否则在较湿的面糊里烤出来会有种生味),然后倒入铺了油纸的模具摊平。

空气炸锅预热到170度左右,烤大概15分钟(不要烤太久否则会太干,面上凝固了还能微微晃动其实基本就差不多了)。

上面那个recipe的分量大概能铺平一个6寸圆形蛋糕模底。我用差不多的分量,多加了一些干粉,结果最后面糊偏浓稠了而且干得太快成了一坨,没法在7寸模具底摊开铺平,最后烤出来形状就比较丑而且厚薄不均,而且快成蛋糕了……但是味道还是很好的!

山体滑坡版燕麦蛋糕

今天临时想烤个快手蛋糕,就想起了这个燕麦muffin蛋糕,原方子在这里:

Quick & easy oatmeal muffin

我做的减油减糖版,配方如下:

  • 约1 cup(中筋)面粉;
  • 3/4 cup 速食燕麦;
  • 约1 tsp 泡打粉(baking powder);
  • 约1/2 tsp 小苏打(baking soda,我不确定这个是干啥用的,是否可省);
  • 一咪咪撮盐;
  • 两个鸡蛋;
  • 1/3 cup多点的红糖;
  • 不到1/3 cup(无味)食用油;
  • 1/2 cup 牛奶;
  • 一些葡萄干或坚果、巧克力豆之类。

葡萄干预先洗净泡一下,最好用牛奶蛋液之类的泡软(高端的可以用朗姆酒之类泡)浸透后一起混合进面糊,这样烤了不容易糊。

空气炸锅预热到190度。

在大碗里把糖、蛋、奶、油搅拌均匀后把所有粉统统倒进去混合成面糊,然后分到小蛋糕模具里(4.7cm底径、6.5-7cm口径、高3.5cm的模具,8-9分满,大概能分9-10个),烤12-15分钟,筷子戳进去没糊糊就行了。中途烤到7-8分钟时抽出来看一下,如果面上颜色太深就松松盖个锡纸再烤。

于是就烤出来一锅造型非常独特的小蛋糕~(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淡淡的甜味配合酸甜的葡萄感提味,内里松软,表面还有点酥嘿嘿)

咋说呢,就挺有英国名菜“仰望星空”那感觉的,有木有?

我看到的时候想到了山体滑坡,想到了河蚌版本的“呐喊”……这可能就是抽象艺术吧,能给人予无限遐想和异常复杂多层次的感受。

列成一列更有感觉:

仔细思考了一下原因,可能是空气炸锅上方温度过高,顶层表面迅速固化;由于纸杯的周壁被面糊粘粘、不便于面糊膨胀和爬升(或者由于一侧温度过高,面糊迅速干在纸杯壁上了),而受热温度又不均匀,所以有一侧的面糊膨胀得更猛,最终奋力顶开顶部硬化的表层高呼着“自由!”钻了出来,呼吸着清新的(热)空气继续成长,直到也渐渐固化……

葱蒜香奶酪biscuit和黑米面糕

今天烤了介于美式biscuit和英式scone之间的小东东~

外壳是酥的,芯子里介于软饼干和面包之间。

这个biscuit主要灵感还是Red Lobster的cheddar bay drop biscuit。做法综合了各种方子,结合手头有的材料,大致参考:

【【小高姐】香葱饼干 材料做法都简单的外酥内软饼干】

【【cook kafemaru】超好吃的!洋葱芝士司康~|Onion cheese scones】

Biscuit和scone的主要区别可能是:

传统的biscuit不加蛋;并且和传统松饼一样,较常用酸性的buttermilk做,因此发泡剂除了baking powder,还会加上baking soda。

此外如果是drop biscuit,则是完全避免糅合整形的,不像scone。

比如顶上那个小高姐的视频,和下面这个仿red lobster cheddar bay biscuit的:

【A Super Easy Way to Make Cheddar Biscuits- Kitchen Conundrums with Thomas Joseph】

我加了蛋,用的普通牛奶,本来想直接用量少舀了drop,后来发现不好弄,就也用了第二个视频中的反复折叠手法(只用切板没上手)尝试整形搞了第二批。但是因为懒得撒干粉铺到案板做,最终黏糊糊的也没整出啥规整形状,烤出来跟直接挖的似乎差别并不大。

我的配方(有一定随意性):

  • 约180g(中筋)面粉;
  • 约2-3g泡打粉(有的配方比例高一些);
  • 一撮盐(因有cheese之类调味,我怕咸了盐放的很少,最后有非常清淡的咸味);
  • 一勺糖(看着放吧,做咸味的biscuit就不要放多了);
  • 葱姜蒜粉看着撒(本来有蒜粉就烤出来蒜香的,或者也可以自己切葱末拌了烤成葱香,但我没买到纯蒜粉并且懒……);
  • Parmesan粉和家里买了太大包用不完的mozzarella cheese碎使劲各撒一大把(但mozzarella并不适合放在这个饼里烤,味道太清淡又太软、小块易焦,最后烤不出很浓郁的奶酪味。一般应该用cheddar);
  • 一个蛋(最好刚从冰箱拿出);
  • 约65g冷冻或冷藏的黄油;
  • 约80g牛奶(最好提前冷藏)。

做法:

面粉、泡打粉、糖、盐、葱姜粉拌匀后,加入切成小块的黄油。如果是冷藏的黄油(有一点软化的),尽快用手将其同面粉一起混合搓捏成细沙状;如果是冷冻的黄油、太硬手捏不动的,就和面粉一起加入搅蒜/绞肉机之类的混合打碎成细沙状。这个过程要快,黄油要尽量切/捏得细碎包裹在面粉里但不能融化。

用硅胶铲往面粉黄油混合物中拌入cheese;拌匀后中间挖个坑打入鸡蛋,倒入牛奶,再用硅胶铲稍微混拌成团。不能久拌以免出筋,也完全不用压紧捏光滑什么的,只要略微成型即可。

空气炸锅提前预热到200度(烤箱能整高点温度,比如220度,之后时间可以相应调整,比如烤短点时间)。

做drop biscuit的可以直接用冰淇淋勺或量勺之类的挖了放到油纸上放进空气炸锅,否则可以用切板之类把面团压平后对半折叠再压平再折叠压平几趟,整成约2.5厘米厚的方形后均匀切块后放上parchment paper后送进空气炸锅。

190度-200度(看biscuit大小厚薄可轻微调整)烤10分钟左右后翻面,再190度烤6-8分钟(视厚度而定,自行调整)。

讲究的还可以用融化的黄油和蒜粉之类调个topping,出炉后立刻刷在表面(我没搞)。

我的出锅感觉可能烤过了点,而且露出来的mozzarella都焦了……

但掰开看感觉还不错,也很松软。很可惜cheese味不浓,但还是挺香的。

******************* 蒸烤分隔线 *******************

话说前几天觉得天天吃烤的炸的过于油腻,换成蒸的做了两天。

因为斥巨资买了一堆迷你硅胶muffin模,就用这些模子蒸了一趟黑米糕。

但是由于用料太多,面糊调的太多,模子又太小,最后只能使劲往模子里压填;外加蒸时双层蒸格下层滴水严重,把下层的黑米糕都滴成死面疙瘩,没有蒸出我幻想的超蓬松胖软的状态。而且糖放太少,所以本来是蒸黑米面包的,最后出来一锅真的很香、然而非常敦实的黑米馒头。

做法大致可参考这里(但我觉得黑米需要泡久一点,3小时起步):

【黑米别再煮粥了,教你一个好吃的做法,头发黑了,睡眠好了】

我的配方(大致吧,隔了两天记不清了):

  • 约100g黑米;
  • 15g红糖(这样在没加面粉时还挺甜的,但最后蒸出来完全是淡的,可能发酵过程中糖被吃了不少……想要甜味放个30g+吧);
  • 一咪咪撮盐(不加也行);
  • 2-3g酵母;
  • 2个鸡蛋;
  • 一些水;
  • 约200ml牛奶(视水量多少而定);
  • 约250g左右面粉(我没称,看最后面糊干稀程度定)。
  • 可能还加了一点食用油?我忘了……总之这个配方多少调整一点问题不会太大,最后看面糊差不多就行了。

做法:

黑米漂洗一下取出浮灰之类的后滤干,再加一些清水(不用加多了)泡3小时以上。然后连同泡的水一起加入搅拌机/破壁机,加入红糖,打入鸡蛋,倒牛奶(液体总共250ml左右吧)搅打几分钟成细腻的稀米糊(可以先把米尽量搅碎后再加液体),过筛。

在米糊中加入酵母搅匀,静置一下,然后少量、多次地筛入面粉,每次拌匀后再筛新粉比较好搅匀。最后调和至较稠但仍有一点点流动性的面糊即可。

然后盖上发酵至两倍大后拌一下排气,然后直接分成合适的分量放容器里,冷水上锅,水开后蒸25-30分钟即可(如果滴水严重,比如放在蒸锅下层,要盖上保鲜膜)。

也有做法是一次发酵排气后分切之类然后二次醒发一阵再蒸,如果是揉成了面团做馒头可以这样。

我做的:

这些是上层的,所以虽然我塞满后还使劲填压了,还是能蓬发起来一些,下层的被滴水滴凹了就比较凄凉了,出来一些稀溜溜的死面坨:(

馒头芯子是这样的:

黑米真的很香,还是值得推荐的。

红糖发糕和炸鸡翅根

记录一下。

发糕方法参考这里:

【红糖白面发糕 为什么一定要放鸡蛋?-哔哩哔哩】

我用了一部分糯米粉想让口感更细腻;第一次发酵好后撒了葡萄干搅进去排了气,于是不得已又发了第二次,并且是温水上锅的蒸了35分钟,不知道是发过了还是蒸久了,最后出来显得质地有点糙(虽然吃起来还是挺软糯的)。

但总体还不错啦,蒸好后不怎么甜(raw batter感觉还挺甜的),还有葡萄干调味,就是表面/切面干得挺快的,要抹点水(微波炉或蒸锅)加热更好。

用料:

  • 约80克糯米粉混约120克面粉(比例随便调的);
  • 45-50克红糖;
  • 约120克热水;
  • 约2克酵母;
  • 约20克食用油;
  • 两个鸡蛋。

步骤:

红糖用热水(可以只用一部分热水,留一点视之后面糊干稀情况看加不加)化开后冷却至40度以下,加入酵母搅匀,然后打入鸡蛋拌了后一起倒入面粉混合物搅成面糊(不要太稀),再加入油搅拌成能挂起、不要太有流动性的均匀面糊(太稀蒸出来会粘牙)。

然后倒入抹了油或垫了纸的模具(我用的8寸)盖住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比如放了50度热水的蒸锅里)发酵40分钟到一小时至面糊高胖,撒上红枣之类(不要搅拌排气,否则需二次发酵),盖上耐高温保鲜膜,冷水上锅,水开后蒸约30分钟。

蒸好后有说闷几分钟有说不要闷的,比如上面的视频里就说不用闷,立刻揭开保鲜膜撕掉垫纸之类以防水汽凝结让发糕回缩。

我的不完美成品:

切开有点大孔:

********************** 炸鸡分隔线 **********************

晚上炸了鸡翅根,还挺成功的,也记录一下:

约一斤出头点点的鸡翅根,先用清水泡一阵尽量把血水泡出来(否则炸后会发黑且有腥味),用厨房纸吸干水切开口(泡前切了放血也可以),撒黑胡椒粉、葱姜蒜粉、辣椒粉、一点点孜然粉、花椒粉、五香粉(均optional,看口味和需要放,我正好有,就每样放了一点,但避免放太多味道太重),一点点盐,一些生抽,连鸡翅根带腌料一起倒入食品袋里搓揉均匀后封口放入冰箱冷藏腌一小时以上确保入味。

然后取出,打一个蛋搅匀,撒些生粉或面粉一起到腌鸡翅根的袋子里尽量包裹浸泡透,然后裹上面包糠。有条件和有必要的话,裹完面包糠可以再泡到鸡蛋生粉/面粉里打个滚再沾一层面包糠。

空气炸锅烤架上抹油,预热180度,然后把鸡翅根依次放入,有喷油瓶的可以喷点油,没有的最好拿刷子蘸油稍微抖一下或刷一下,避免表面面包糠太干。总计约烤25分钟,中途翻面再喷或刷一点油(之前如果剩余一点沾湿了的面包糠可以翻面时都倒进去,烤酥了也挺好吃的)。

出锅,味道不错,非常酥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