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做的肉桂卷虽然看相中规中矩,但味道也中规中矩,甚至有些寡淡,显得略干。
于是今天决定抽空再做一版:
配料加点糖油滋味,样式也调整成小绣球形放纸杯里烤,也便于分享,岂不美妙可爱?
并且为了让面包更柔软,我决定采用烫种法,大概就是先用开水调点面粉放凉后掺入主面团,据说可以让面包吸水性更强更柔软不易放硬~
以下是这次的配方:
烫种:
- 约30g面粉
- 约70g开水(其实参考别人放的是60g,但我倒多了)
主面团:
- 约20g谷朊粉+170g普通面粉+50g全麦粉
- 约75g牛奶
- 一个鸡蛋
- 约15g炼乳(为了赶紧用掉家里炼乳而加的)
- 约25g细砂糖
- 约3g盐
- 4g酵母粉
- 30g黄油室温软化
馅料:
- 30g软化黄油
- 30g红糖
- 5g高贵锡兰肉桂粉
- 8g炼乳(同样是为了快点消耗开了封的炼乳,另外也是觉得上次近似的红糖用量掺了核桃后就不太甜)
- 可能3-40g搅得很碎的核桃仁
做法:
头天晚上用70g刚烧开的开水倒入30g面粉里搅匀成半透明浆糊状后放凉冷藏备用。
第二天先用牛奶调开谷朊粉使其充分吸水(本来按参考的配方只应放50g牛奶,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谷朊粉太吸水,最后感觉水量不够又加了25g牛奶),然后调入一个鸡蛋,炼乳,糖,酵母,搅拌均匀后一起倒入装有拌好的各种面粉和盐的大盆里,搅拌成面絮状后把烫种面团也加进去揉成团(说实话我不知道烫种加的顺序是啥,就随便整的;后来想是不是应该早点把烫种的部分加进去更容易把酵母什么的与这部分面团混合均匀?)。
然后放冰箱冷藏了大半个小时后拿出来,再把黄油揉进去至面团基本不糙。盖上再放冰箱冷藏。我本来想会不会像上次那样冷藏两小时就发酵得差不多了,结果发现没有。于是每大半小时拿出来折叠几下,总共近两小时后还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室温发酵了。
发到面团快两倍大就排气擀平成大方片抹馅料(在发酵期间调的馅)。
然后理应将方形面片按短边三折,再沿长边分n等份切开成小长方形,再把每个小长方形下面3/4切开成三绺、编个小麻花辫反卷起来就是个小绣球了。参考这里:
【【食・家】(中字)黑糖肉桂卷~|秋天在家中轻松烤面包|Cinnamon Bun】(我的配方未参照这个视频)
顺便放一下视频截图人家的绣球:
是不是好可爱!?
原视频用量比较少,只切了6份做出6个小绣球。而我整体用料多得多,擀完后长边有40多ccm。
三折后本来想切8份,脑子一热就切了9份,然后立刻发现不妙:因我拌入核桃后的馅料太多太厚,塑料切板又太钝,每切一下馅料就从边缘挤出近半,完全没可能把小长方形分成三绺编辫子。
然而我最擅长的不就是临场发挥?
既然不能分三绺编辫子,那我就试着切两绺拧麻花再卷一下不就行了?
……啊切两绺馅料也全挤出来了压根没法拧!
那我就不拧了直接把小长方形再卷起来成个圆筒捏拢边缘不就行了?
……啊卷起来也会把馅挤出来并且最后完全没法捏合保持筒形!
那我就……怎么能团成一团就怎么团,然后手动把遍地挤出来的馅料抹回去!
好在我机智地拿蛋糕纸杯帮助垫底和试图保持塑形呢~总之我的“小绣球”们是这样的:
看到它们,耳边仿佛响起“原谅我这一生放纵不羁爱~~~既~由”的歌声。
上一篇里我还在自豪自己手工技术的提高,觉得当年的乱世悲情版早餐卷已成往事,没想到转眼间就deja vu了啊(感慨)。
不过咱也习惯了……
二发之后面包们更加形态各异,咱也顾不上了。
刷了鸡蛋液送进预热180度的烤箱烤了20分钟,面上已经上色很深,但我捏了下面包下部,软得有点让人紧张,于是又回炉160度加了两分钟。
后来觉得说不定软其实是烫种的功效,不需要加烤?
撕开一点尝了一下,确实比上次有味,而且还挺软的。
面上虽然黑糊糊的,但是并没有焦苦,所以丑就丑点吧~
还有一个东山岛